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艺苑撷英丨韩志强:用画笔记录新疆变化

时间:2023-10-09 13:12:51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宋海波

  “我的家乡在阜康,我对这里既十分熟悉,又怀有深厚的感情。”10月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画院创研室副主任韩志强在新疆画院工作室中整理写生作品时告诉记者。他的国画作品《为高原儿女带来吉祥》《我和我的祖国》分别入选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两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以新疆少数民族生活变化为主要创作思路,画面生动展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巨变。

  韩志强在工作室临帖。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2014年创作《为高原儿女带来吉祥》作品时,我走访喀什地区乡村,详细了解村民的生活。”韩志强说,画中几个活泼小孩在前景中奔跑嬉戏,大人们围在一起拿着手机看新闻,而背景将石头城进行抽象化表达,代表新疆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5年后,韩志强再次将他的创作目光投向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作品《我和我的祖国》画面中,农牧民们正围着刚刚从北京回来的全国人大代表讨论着,大家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韩志强国画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受访者供图

  韩志强国画作品《为高原儿女带来吉祥》。受访者供图

  “在两件作品中,我有意识地将各元素进行联结。”韩志强精心构思,将小孩、农牧民聚集的场景以及摩托车等元素,先后两次重绘。

  “这实际上是一种记录方式。近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不变的是两幅作品中人们脸上的微笑。”韩志强表示,这两幅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时代的见证。

  在艺术创作中,许多画家都会在二次创作中表现相似的题材或元素,这是常见的现象。如莫奈的“睡莲”、梵高“向日葵”、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等,画家通过反复创作相似的题材或元素,不仅展示个人的技艺和艺术风格,还为观众提供不同时间和情境下的视觉体验。

  在韩志强的作品风格中最为突出,是画面疏密关系的精湛处理和笔墨关系的精心构建。画家善于运用重墨与淡墨的对比,以墨色的层次感使整幅画面更富有韵味。

  2022年他创作的《生态文明之沙漠种枣人》,以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李鹏带领村民在沙漠种植枣树,使2000多亩沙丘成为生态型标准化红枣种植示范基地的故事为创作原型,精湛地描绘出人物的感人故事。画面分为3个场景,从右向左依次展示:村民排队领钱,李鹏肩扛锄头凝视着遥远的沙漠,李鹏带领村民一起植树。

  韩志强国画作品《生态文明之沙漠种枣人》。受访者供图

  “当我在网上看到这则新闻时,深感震撼。李鹏和村民在策勒县沙漠地带种植枣树,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实现脱贫增收,他们的故事适合艺术创作。”韩志强说。

  如今韩志强依然将创作激情洒满这片故土,关注着发生在新疆这块热土上的点点滴滴。他坦言:“我渴望用画笔记录下新疆的可喜变化。”

  韩志强国画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受访者供图

  韩志强国画作品《高原流云》。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郑欣然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