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一个在新疆一个在黄冈 夫妻俩同在战“疫”一线

时间:2020-02-06 12:15:26  来源:天山网  作者: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沈祖啸 通讯员叶翠 张强摄影报道)“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2月3日,在哈密边境管理支队红柳峡边境派出所,刚从卡点下来,民警易成良就紧握着手机,期待着接通妻子的电话。他的妻子樊燕,正战斗在湖北黄冈抗疫一线。

  结婚11年,一个在新疆哈密,一个在湖北黄冈。此刻,易成良觉得距离如此遥远,他渴望听到妻子的声音,哪怕只有一句都好。

  “她的电话,很难拨通,有不舍,有对她的佩服和支持,也是给自己鼓励。”易成良的话语里透着复杂的情绪。

  1982年出生的易成良,是湖北黄冈市团风县人。17岁当兵来到哈密后,就留在了这里。

  疫情就是命令,因边境派出所管理辖区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交界,为做好疫情防控,易成良不是在卡点上为过往司机做体温检测,就是到牧民家中做疫情防控宣传。即使是-20℃的低温,易成良和同事们仍日夜坚守在岗位上。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身为妇产科医生的樊燕正在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奔波在抗疫一线。樊燕所在的黄冈市,距离武汉市只有75公里。

  “没事,疫情可控,相信我们!”这几日,樊燕的微信留言,给了易成良些许安慰。为了让在一线的樊燕毫无顾虑,易成良把担心藏了起来,在微信上回复道:“你不怕,我也不怕。相信一定能渡过难关!”

  1月31日凌晨4点,易成良终于忙完了手头的工作。 打开微信一看,发现妻子给他留言了,他赶忙发消息:“等疫情过去,我回家陪你好好吃一顿饭。”

  2月1日中午,易成良接到了樊燕的电话,电话另一边樊燕刚刚脱下的防护服,已经穿了50多个小时。

  他从未想过,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相距千里的他们竟以“战友”的身份,战斗在一起。当得知记者想电话采访樊燕时。易成良说:“我打都得碰运气,她实在太忙了!”

  忙,虽说是医务工作者的日常,但这次,超乎了易成良的想象:为节约防护服,樊燕必须坚持48小时,甚至长达72小时在岗。所以只能少喝水,少吃饭。脱掉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后,樊燕说自己都臭了。

  “昨天和她视频,看到她脸上被捂得出了好多疹子,心疼得不得了……”说到此处,易成良突然沉默了,他哽咽着许久说不出半个字来。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不能退缩。”这时,他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了妻子昨日发给他的照片:全副武装的樊燕正在给病人做手术。

  “哪个是樊燕?”“戴黑色眼镜那个,如果不是这眼镜,我也找不见她。”翻阅着樊燕给他发来的照片,易成良的脸上露出微笑。

  “老婆,你忙完了吗?多保重!”“一直在手术室,晚上只有吃泡面了。”“那你多保重,我也要去忙了。”在夫妻俩的微信短暂交流中,说得最多的是“保重”二字。

  “9岁的儿子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见到妈妈了,好不容易和儿子见一面,母子俩还隔着小区栅栏。”泪水在易成良的眼眶里打转,“儿子哭着说想抱抱妈妈,可樊燕只能背过身去抹眼泪,狠心拒绝。”他说。

  疫情严峻,时间就是生命。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易成良坚定地说,他和妻子都是党员,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向前走,决不回头,他们也坚信疫情终会过去,静候春暖花开。

  采访结束,记者试图联系樊燕,传来的依然是“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

  电话无法接通的背后,是疫情阻击战一线人员的坚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