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其尔巴图,带上驱虫药品,一起去冬窝子!”2023年12月25日,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赛热木村第一书记巴音草格挂断电话,利索地穿上棉大衣,戴上手套,拿起马鞭,快速地走出了村委会办公室。
电话是牧民新布鲁克打来的。这几天新布鲁克给羊驱虫,进行到一半,发现自家存放的驱虫药不够用,便打电话向巴音草格求助。
此时,冰雪覆盖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气温零下20度,冷风飕飕,一个劲儿地直往人的袖管里、衣领里钻。巴音草格和防疫员奥其尔巴图各骑一匹马,冒着严寒、踩着积雪向冬窝子进发。
30公里路,两人骑马走了3小时。还没到新布鲁克家的毡房,他家的牧羊犬已经摇着尾巴迎了上来。听到动静,新布鲁克从毡房里钻出来,看到雪地上呼着白气的两人十分感动:“太不好意思了,这么冷的天,让你们跑一趟!”
“我们是‘马背党员先锋队’的一员,你有困难,当然得马上办了!”巴音草格笑着说。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赛热木村“马背党员先锋队”深入牧民家中,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家的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5件。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距离赛热木村120公里的额勒再特乌鲁乡乌兰布鲁克村委会大院里,7名干部翻身上马,整装待发,马背上红色“流动矛盾纠纷调解队”的牌子格外醒目。
25日,是乌兰布鲁克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回访的日子。和静县人民法院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罗启明坐在马背上叮嘱大家:“今天有5户牧民需要走访,我们要赶在天黑之前赶回来……”
“你们工作做得很细很及时,我和弟弟特别感谢你们!”在牧民铁某的家中,他表示对此前的调解非常满意。
2023年9月,铁某向流动办公的“马背党员先锋队”反映,希望村上能够帮助解决近年来他和弟弟之间草场补贴分配不均的问题。村党支部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安排乌兰布鲁克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流动矛盾纠纷调解队”认真走访铁某亲戚朋友,多次到乡政府核实情况、查阅档案,认定铁某与其弟弟应当平均分配共有的2800余亩草场补贴。通过多次调解,最终协议商定均分补贴,化解了亲人之间的矛盾。
民有所呼,我有所为。乌兰布鲁克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辖区点多、线长、牧民分散等特点,前置基层调解窗口,依托包联单位优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建“快立、快送、快调、快履行”的“四快”工作法,将接访群众与矛盾调解纳入“马背党员先锋队”服务内容,极大提升了矛盾纠纷调解效率。2023年10月,乌兰布鲁克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凭借100%的调处成功率,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民生无小事。主题教育中,和静县坚持用好“四下基层”这一优良传统,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牧区7个乡镇38支“马背党员先锋队”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毡房党课”“流动窗口”“流动调解队”等工作方式,着力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县“马背党员先锋队”共收集各类困难诉求1169条,调解矛盾纠纷325起,办好事实事243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257场次,惠及群众1.2万人。
“我们要当好‘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的弘扬者和践行者。”和静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惠杰说,“马背党员先锋队”践行“马上就办”,坚持“快”字当头,以务实的作风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走深、见行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