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天山时评丨让特色博物馆成为讲故事的“金喇叭”

时间:2024-01-25 15:59:25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张 蓓

  从种子到面粉,展示一株小麦的“前世今生”;从根茎到花果,明辨阿尔泰山的各种中草药植物;从种植能手到电商达人,聚焦于一颗若羌红枣——近日,石榴云/新疆日报连线报道了奇台县腰站子小麦博物馆、阿勒泰市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若羌县吾塔木乡红枣馆等几座根植于乡土文化、专研当地特产的乡村博物馆。这些特色博物馆不仅传播相关农业生产知识,还生动地讲述着一个个发生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的故事。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促进互鉴与交流的文化纽带。国际博物馆协会关于“博物馆”最新修订的定义,明确了“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等表述,反映出随着时代更迭,全世界对博物馆需求定位也在改变。旅游、研学、谈史、求知……近年来“博物馆热”在全国不断升温,折射出民众日益强烈的文化需求,亦提示各地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抓住这一促进文化交流、深入讲述故事的重要载体,做好博物馆建设工作。

  大型博物馆因展陈内容丰富固然具有天然吸引力,但许多理念创新、研究精深的特色博物馆也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比如上海市银行博物馆、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等深耕特定领域的展馆,不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而是在专一领域充分深挖,避免了“千馆一面”的同时也塑造了自身吸引力,成为了讲述当地故事的“金喇叭”。

  博物馆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博物馆能讲述的故事,不仅包括共同拥有的历史,还应包括共同奋斗的当下。其中特色博物馆由于专注,更利于讲深讲透一个故事。比如在奇台县腰站子小麦博物馆,从镰刀、犁头等沿用了千百年的农业用具,到现代化大型农业机械;从老农择穗选种的经验记录,到如今经过技术攻关培育的高产种子……在所有与小麦有关的物件里,人们看到的不仅是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有新疆各族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凝结的智慧、挥洒的汗水。

  特色博物馆贵在“小而美”。据报道,新疆现有上百家特色博物馆,其中不乏薰衣草博物馆、小刀博物馆、天马博物馆等聚焦新疆特产的,也有独库公路博物馆、富蕴县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等凝聚一段历史时光的,听起来就让人想一探究竟。但要真正做到让参观者闻名而来、流连忘返,进而增进对新疆的了解,博物馆还要在更新展陈理念、丰富内容层次、提升公众文化体验上下更多功夫,把小小展馆作为一个切面,折射出新疆的大美韵味。

  一室之内,鉴往知来。希望全疆各地的特色博物馆能够不断创新叙事方式,向天南海北的参观者讲好脉络清晰的历史故事,讲好新时代鲜活的新疆故事。

  责任编辑:高泽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