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北往北
无人区腹地
海拔5000米
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县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

一雄一雌藏羚羊在藏北草原上觅食(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健伟 摄
上世纪70年代
在羌塘边缘生活的数千牧民
为了缓解草畜矛盾
开始了第一次有关生命的迁徙
18勇士
率先挺进“无人区”
到双湖“安营扎寨”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次仁卓嘎做饭第一次用上了燃气灶(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时过境迁
当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
人与自然和野生动物的矛盾
愈发凸显

这是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的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羌塘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也因恶劣的自然环境阻隔
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40%
最低气温达零下三四十度
狂风不曾停息
8级以上大风天气每年超过200天
人均寿命仅有58岁
因病致贫率高
脱贫难度极大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白玛老人在新家享受午后阳光(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但搬出“无人区”
又一次告别家园
无疑是一次新的抉择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的新家里,看到记者从双湖带来爸爸妈妈的视频留言,15岁的尼玛次仁(左一)和奶奶以及弟弟妹妹笑得合不拢嘴(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2019年冬天
再一次生命的迁徙开始了
人们的身后
留给野生动物的是
无尽的乐园
留下的
还有未来

尼玛次仁的爸爸扎西在西藏双湖县雅曲乡牧场放牧(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而眼前
是雅鲁藏布江北岸温暖的新家园
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扎西的妈妈和扎西的孩子们在新家门前留影(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第一次迁徙
从高海拔搬向极高海拔
是与大自然争夺生存的空间

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尼玛次仁的弟弟(前)在玩球(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健伟 摄
第二次迁徙
从极高海拔搬向低海拔
是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举措
更是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关键一环

这是迁徙途中的西藏双湖县牧民(2019年1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曾经的北上
现在的南下
羌塘人的两次搬迁
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
见证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书写着建设生态西藏、美丽中国的时代传奇

一群藏野驴在羌塘草原上奔跑(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健伟 摄
在这里
新华社记者为您记录
相隔半世纪
涉及数万人的
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故事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

文字记者:周健伟、张京品、田金文
视频记者:周健伟、坚赞、洛登、张京品、田金文、洛卓嘉措
新媒体编辑:孟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