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4日,常广英在查验车辆。通讯员 李婕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赵书城 通讯员 李婕 6月24日,一辆待检货车驶入阿克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车辆查验区,民警常广英迎了上去。 弯腰钻进货车底部,四下观察一番,常广英灵活地靠近传动轴。正值盛夏,阿克苏市最高气温达到36℃,待审验的货车车底温度超过40℃,仿佛一个“蒸笼”。钻进车底片刻,豆大的汗珠从常广英的脸上滑落。 抹了把汗,常广英打开手电筒,认真核对车架号,核实无误。他又钻到另一边,查验车辆防抱死系统线组是否完好。从车底出来已是10分钟后,常广英站起身,警服上布满带着水光的褶皱。“不碍事,等会就干了。”常广英说着,将警服拉展,露出胳膊上斑驳的晒痕,这是他长期在阳光直射下工作的印记。 检查完车底,常广英来到休息区,椅子扶手上放着一条毛巾。从“蒸笼”中出来,酷热难耐,他一般会用凉水浸透毛巾,擦脸降温。“一天要擦十几次脸。”常广英指着两颊黝黑的皮肤说。 擦完脸,常广英继续绕车检查,拉杆、减震器、牵引杆、驾驶室……他仿佛在为货车做CT扫描。“查验车辆是源头管理车辆的重要一环,我们不仅要做好服务,还要将那些盗抢、拼装等不法车辆筛查出来。”常广英说。 阻止车辆“带病”上路是车辆查验民警的主要职责。从事机动车查验工作3年来,常广英不仅仔细研究问题车辆、刻苦钻研业务技能,还通过各大网络平台了解不法商家改装车辆的技术手段,从而针对性地开展查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年以来,他已查验出问题车200余辆。 时值正午,常广英不停地在车底钻进钻出,认真检查灯光、转向、制动、底盘这些“大件”,更不放过螺丝、线组、消防锤等小细节。两个小时,伴随着10余辆车通过检测,他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日头最盛时,高温天气已不适合民警在户外工作。难得歇息的常广英回到休息区,提起茶壶,将凉茶倒入水杯中,一口喝干。“茶能解渴,冰水倒是越喝越渴。”常广英说。 休整后,见气温稍有回落,常广英赶忙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检测车辆。繁忙的夏季,他在高温里日均检测50余台车。“下班换衣服,背心上都是白花花的汗渍。”常广英说,寒来暑往,他数次想放弃,可每当驾驶人拿着审验通过的手续冲他竖起大拇指,“我就感觉这汗,流得值!”常广英说。
责任编辑:李冰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