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新疆超高压线路首次采用“无人机+AI”验收

时间:2024-07-04 15:49:59  来源:天山网  作者: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陈蔷薇报道)7月2日,塔城—乌苏750千伏新建输电线路工程竣工验收现场,一架搭载前端视觉人工智能(AI)识别处理器的无人机,完成了该工程前期入场验收工作。这是新疆电网超高压线路首次采用“无人机+人工智能”完成自主验收。

  塔城—乌苏750千伏新建输电线路工程是塔城—乌苏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塔城—乌苏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总投资31.01亿元,起点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终点位于乌苏市。该项目的建设可满足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克拉玛依市清洁能源送出需求,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7月1日,新疆送变电有限公司员工利用无人机在塔城—乌苏750千伏新建输电线路工程开展线路验收工作。陈瑶 摄

  塔城—乌苏750千伏新建输电线路工程线路全长619.78公里,是新疆北部地区750千伏大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工程线路廊道穿越农田、戈壁、沙漠、山区以及大风区等复杂的地形环境和气象条件。以往的工程验收采用人工登塔检查及地面仪器测量辅助的方式,易受地形、天气、测量角度等因素影响,会存在视觉盲区。本次自主验收,利用智能设备自动追踪锁定目标、自适应变焦拍摄等技术优势,在规避容错率同时为线路运行提供全面、基础的原始数据,通过查漏补缺,确保工程零缺陷投运。

  “经数据分析后,可为后续人工验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新疆送变电有限公司无人机验收负责人袁钦说,目前,无人机组已累计发现并消除缺陷2624处。并将无人机验收数据收入工程验收报告和数字档案,纳入工程验收数据库,为工程零缺陷投运提供坚强保障。

  输电线路工程验收首次应用无人机,是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运维质效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无人机等先进信息通信新技术和智能运检装备深化“立体巡检+集中监控”智能运检模式,积极探索无人机激光清障、无人机自主巡视、三维建模等新技术应用,提升了运检效率,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马新玲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