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说起治沙,你的脑海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植树造林、扎草方格,还是进行植被恢复。然而,与这些传统治沙方式不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沙雅县,正以光伏治沙的创新模式,开辟一条绿色能源与生态治理融合发展之路。光伏板与治沙技术,这看似毫不搭边的两个领域,是如何相辅相成的? 7月30日,记者跟随2024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从沙雅县城出发,一路向东南方向行驶80多公里,来到位于沙雅县盖孜库木乡沙漠边缘区域的中电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基地。漫漫沙海中,随着汽车行进,眼前渐渐出现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洋”,成千上万块光伏板绵延开来,吸收着炽热的阳光。 光伏如何治沙? “光伏治沙的核心理念在于,光伏板不仅可以作为发电设备,其铺设后还能有效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作用,进而稳定沙土、防止沙丘移动。此外,光伏板的遮荫效果还能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沙漠植被生长,从而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中电建(沙雅)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杜思伟说。 沙雅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县域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4.69%,年均降水量68.4毫米,生态环境脆弱。沙雅县南部的盖孜库木乡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毗邻,为了抵御风沙的危害,从“十三五”开始,沙雅县全力推进生态治沙工程,防、治、用多管齐下,轰轰烈烈的沙漠生态保护计划开始实施。2023年,沙雅县正式开始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沙雅县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据了解,沙雅县光伏项目装机总容量316兆瓦,占地总面积6450亩左右,计划安装54万块光伏板,目前支架安装完成94%,组件安装完成40%,项目计划在12月底全容并网发电,投运后年发电量高达4.32亿千瓦时,足以供43万人使用一年,同时每年可节约能耗约11万吨标煤。 “这一排排2米多高的光伏板相当于高立式沙障,起到防风作用,此外光伏基地基桩也能固沙。”顺着杜思伟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每一块光伏板下方,都覆盖着若干个一米乘一米大小的草方格,环环相扣,牢牢缚住片片黄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