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叶晓敏 3月25日,戴着红帽、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来回穿梭在铁路乌鲁木齐站出站口的客流人群中,帮助乘坐火车抵乌旅客快速通过出站通道。 连日来,乌鲁木齐站迎来客流高峰,从3月15日起至今,乌鲁木齐市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的30名志愿者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为出行的旅客服务。他们有的举着指引牌、有的拿着话筒引导客流,有的维持秩序,有的在耐心地向旅客做解释工作。 25日中午,从重庆到达乌市的旅客杨永昌询问志愿者如何出站,志愿者将老人带离正在排队等候出站的队伍,走向人工登记通道。 来自新疆博峰小兵户外运动有限公司的志愿者伲广欣一手拿着话筒,一手拎着可移动音响提醒刚刚下车的旅客:“到乌鲁木齐的乘客请在这边排成两队,需要中转的旅客请走左边……”这样的话,他每天都要不停地重复。 居住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个体户努尔古丽·买买提虽然家离乌鲁木齐站很远,但她依然已经连续6天来做志愿者。她主要负责从疆外抵乌出站客流的分流引导工作。她说:“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她通过朋友圈了解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就决定参加,她的丈夫对她参与志愿服务表示赞许,每天都会接送她。 为了能让所有旅客顺利快速出站,志愿者李菊英对每一位从疆内来乌的旅客重复一句话:“请拿出手机,进行扫码登记。”为了能让每位旅客都能听到她的提示,她总是在旅客队伍旁来回走动,一天下来,她要走15000步以上。 乌鲁木齐市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秘书长王永强介绍,这些志愿者来自乌市各行各业,他们引导客流,帮助老幼病残孕顺利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