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王亚芸报道)近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陆续发布8个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展示新疆在荒漠化治理、森林草原修复、河湖湿地治理等方面的做法与成效,集中反映“十三五”以来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案例一:《昔日污水汇集地,今朝白鹭立清滩——克拉玛依市古海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实践》 古海,位于克拉玛依市主城区南部,为雨水、生活污水汇集处,因采矿造成土地损毁、植被破坏、生态退化。2012年,该市启动古海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废弃工矿地、再生水储存回用、蓄水植绿……如今,古海湿地公园内分布的大小水域被芦苇、红柳等灌丛包围,形成独特城市生态景观风貌。 案例二:《荒原变林海,碧水绕沙丘——阿克苏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项目》 作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组成部分,创新利用非常规水对防护林进行灌溉,置换阿克苏河水补充艾西曼湖,建设防渗渠、推行节水灌溉。完工后,艾西曼湖水位平均上涨30厘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林草植被覆盖面积增加2200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