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这件玉猴何以成为和田地区博物馆“镇馆之宝”

时间:2024-11-10 00:02:32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一只蹲坐状的大猴子,怀里抱着一只小猴子,肩部背着一只小猴子,寓意“辈辈封侯”,引得游客争相拍照。在和田地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陈列的这件唐代和田玉猴,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和田地区博物馆展出的唐代和田玉猴。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玉出昆冈’,中华玉文化在和田源远流长。和田是‘玉石之路’的起点,和田玉从商周时期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原。历代中原王朝都重视对和田玉的开采,它作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媒介,逐步进入各王朝的礼制核心,成为中华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田地区博物馆馆长张化杰说,这件约巴掌大小的玉猴,是用和田玉里面最好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设计独具匠心,做工自然生动,富有情趣,是中国玉石文化的载体。

  俗话说,“三分玉,七分雕”。虽然和田玉料的开采历史悠久,《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先秦文献已记载和田出玉的事实,但至唐代,和田才开始出现玉雕业,但工艺水平较中原明显低下。专家认为,这件设计精巧、做工精致的玉猴很可能出自中原玉工之手。

  随着“博物馆热”悄然兴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频频出圈。和田地区博物馆结合馆藏文物玉猴等,研发了系列文创产品,这些充满历史文化内涵而又萌趣时尚的冰箱贴、书签、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

  张化杰说,接下来,该博物馆将继续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让更多人通过文创产品对文物产生兴趣,继而走近文物本身,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和历史,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