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夏青报道)4月18日,吐鲁番市高昌区“中华情·高昌行”研学活动在交河故城景区启动。400名初中生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正衣冠、行拜师礼、齐诵《论语》,在浓厚的传统文化仪式氛围中叩响历史之门。 “第一次在交河故城行拜师礼,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在吐鲁番的生生不息。”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一中学七年级三班学生玉山江·玉素甫激动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4月18日,吐鲁番市高昌区400名初中生在交河故城齐诵《论语》,行拜师礼。任华超摄 近年来,吐鲁番市高昌区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以“文化润疆、文旅融合、研学育人”为主线,积极打造兼具教育意义与文化深度的研学实践,逐步实现高昌区三年级以上4.7万名中小学生全覆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五个认同”,高昌区常态化开展 “中华情·高昌行”研学活动。活动融合了交河故城、吐鲁番博物馆、吐鲁番市文化馆、坎儿井民俗园等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与非遗传承文化资源,以典籍、文物、遗迹中的吐鲁番活态呈现,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明确方向、树立理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月18日,吐鲁番市高昌区“中华情·高昌行”研学活动在交河故城景区启动。400名初中生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正衣冠、行拜师礼、齐诵《论语》。任华超摄 在吐鲁番市文化馆,一堂以出土文物为展示内容,结合“甜瓜奶奶”吴明珠和“葡萄奶奶”海力其汗等人文故事的思政大课,让学生与文物“对话”,与历史“相知”。思政课以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四个篇章为主线,结合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阐释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在交河故城,学生们在互动式教学中了解历史文化变迁;在坎儿井民俗园,见证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在吐鲁番博物馆,体验多元中华文化与非遗传承技艺。 吐鲁番市高昌区教育局挂职副局长苏娟说:“吐鲁番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们通过大思政课和文物故事,让学生们摸清新疆历史文化脉络,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理念。” 此次“中华情·高昌行”研学活动是高昌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创建文化润疆先行区的生动实践,通过多元形式引导青少年感受千年高昌脉搏,感悟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涵育爱国情怀,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责任编辑:刘新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