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事

工匠绝活丨何成:独具慧眼的电网材料“诊断师”

时间:2025-05-01 16:31:17  来源:石榴云  作者:石榴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艳芳

  在新疆广袤大地上,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绵延超1万公里,2万多座铁塔耸立,承担着“疆电外送”的使命。

  在这庞大电网背后,有一位默默坚守的电网材料“诊断师”——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能源技术研究所材料技术室无损检测专责何成,他以匠心和专业,为新疆超特高压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4月28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何成坚定地说:“这份荣誉既是认可,更是责任。万家灯火的背后,是电网材料的安全支撑,我要当好‘把关人’,守好电力安全生命线。”

mmexport1746009838208

  何成在实验室里,对失效材料部件开展扫描电镜分析。受访者供图

  新疆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强风沙、高海拔、大温差、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时有出现。面对这样的环境,何成深知,电网材料随时可能面临严峻考验,自己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每一次与电网设备材料的“交锋”,都是对隐患的精准狙击,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筑牢电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电力行业中,材料专业相对冷门,何成却将其视作毕生事业。入行30年,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扎根设备材料检验检测岗位,以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精研每一个参数、严控每一处细节,把材料检测事业做到极致,为电网设备质量保驾护航。

mmexport1746009835868

  何成对特高压线路耐张线夹开展“胸透”检查。受访者供图

  入职以来,何成遍访国内十几所电力研究机构,调研百余个设备生产厂家,熟悉、掌握生产工艺和材料特性。经过多年沉淀、磨炼,何成练就一身电力设备材料检测“绝活”,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同时拥有超声波、电磁涡流等近10项高级检验检测资质的技能专家,长出了一双能读懂材料语言的“火眼金睛”。

  “和检测材料较劲的日子,就像在破解密码,失败百次千次,只要找到答案,一切都值得。”何成笑着回忆,言语间满是纯粹的热爱。

  2010年,新疆首条750千伏乌吐哈输电工程与西北联网,该线路途经十三间房等多个风区,气候恶劣、环境复杂,持续强风导致的数万件金具磨损失效危及电网安全。面对国内无相关标准和经验的困境,何成多次奔赴现场勘查,收集了大量金具磨损样品及相关技术资料,搭建金具疲劳磨损试验平台,对金具样品进行解体分析和反复对比试验,在百万次磨损试验的基础上,最终选出更耐磨的金具结构型式并投入使用。改型后的10345套金具自2012年投运至今未出现明显磨损。

  实验室里,何成对电网材料进行微观金相组织分析。受访者供图

  此后,何成带领团队5年磨一剑,成功研发了一系列环境等效模拟试验装置,相关方法纳入行业标准,填补了该领域行业空白。2022年,他又采用激光强化技术研发出表面激光强化耐磨金具,攻克国内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金具磨损难题。

  在现场隐患排查中,何成的“诊断”能力更是令人惊叹,往往仅用一两项试验就能精准判断出故障材料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023年3月,某特高压换流站运维人员巡检发现一避雷针法兰螺栓脱落,何成在看了脱落螺栓的断口后,判断该法兰其他螺栓一定有开裂。经过连夜排查检测,该50米高的避雷针法兰螺栓确已全部开裂,随时都可能倒塌并砸损周边众多主设备。此次精准判断及处置,及时避免了重大设备事故。

  同年4月,某新建线路投运在即,却发现个别防振锤掉落,施工单位千里求援。何成用显微镜“抽丝剥茧”,1小时内揪出1.5毫米钢绞线中0.1毫米裂纹,避免了价值2000余万元的损失。这些惊心动魄的“诊断”故事,早已成为电力行业的传奇。

  这些年,何成带领团队行程30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全疆2000余个电力工程现场,累计完成近百万件电力设备材料检验检测。在他监督指导下的电源企业未发生一起因设备材料导致的重大设备故障,经他手检验检测的入网设备更是零缺陷投运、零故障运行。他开发的“金具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可将超特高压电网铝制金具现场检测效率提高5倍以上。

  何成30年如一日,在冷门的材料专业深耕,用匠心与创新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的责任与担当。他说:“只要电网输送光明,我的守护就不会停歇。”

  责任编辑:刘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