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于江艳报道)六旋翼无人机宛如银燕,轻轻掠过棉田上空,喷洒出来的药雾,如飘渺轻烟,温柔覆盖棉叶。7月6日,在呼图壁县大丰镇联丰村一块棉田,参加“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题采访活动的外宾,见证了无人机在棉田喷洒农药的场景。 
7月6日,参加“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题采访活动的外宾来到呼图壁县大丰镇联丰村的棉田,了解新疆棉花种植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目前,呼图壁县大丰镇有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农机具3800余台,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8%以上。 当天,外宾抵达的这块棉田,已结出核桃般大小棉桃,覆盖在棉田农用薄膜下的滴灌带清晰可见,技术人员通过电磁阀精准控制滴灌带的灌溉流量、灌溉时间和肥料用量。 
7月6日,参加“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题采访活动的外宾,走进呼图壁县大丰镇棉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我曾经在德国的一家苹果园采访过,他们用拖拉机洒药,一台拖拉机要干一晚上才能干完。”德国自由记者、新闻摄影师亚曼感叹,现代科技正重构农业种植模式。 
7月6日,意大利“逆流外交”网站负责人、资深记者梅琳·洛佩兹在呼图壁县大丰镇联丰村的一块棉田拍摄无人机洒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现场,南非独立传媒、中非新闻通讯社及南非新闻网特约专栏作家布莱恩·索库图,索马里国家通讯社记者阿卜迪卡尼·阿卜杜拉希·艾哈迈德等媒体记者,还围绕无人机价格、作业效率、棉花灌溉用水来源等问题,采访了呼图壁县大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袁康。
责任编辑: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