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在行动】警惕诈骗陷阱,守护您的“钱袋子”! |
时间:2025-07-14 09:17:5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
6月16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此次集中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旨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反诈宣传,提升全民防骗意识,筑牢反诈防线。诈骗手段不断升级,反诈防骗已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如何学好这门课?这份全民反诈指南请查收! 一、反诈是门必修课,这些“知识点”要牢记 在信息时代,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以下“高危题型”务必警惕: 1 刷单返利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学生、宝妈、待业、兼职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前期引流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网站、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快递、街面小广告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或以免费送小家电、免费技能培训等为幌子拉人建群。 第二步:小额返利 入群后,让受害人完成刷单、关注公众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等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获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实施诈骗 安排“托儿”在群中散步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再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钱款,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 2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有一定收入、资产,且有投资需求的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寻找目标 诈骗分子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群聊,通过发送投资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特殊资源、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二步:怂恿投资 委托受害人代为管理虚假投资平台账号,按照“导师”指令进行操作,骗子通过修改后台数据,向受害人分享虚假提现截图,引诱受害人开设账户进行投资。 第三步:实施诈骗 对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试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又以“服务器异常”“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等理由阻止提现,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金”等费用,造成大额财产损失。 3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喜欢在网购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淘货或查找有关服务的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寻找目标 诈骗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海外代购、0元购物等广告,或者声称可以提供代抢演唱会门票、订购预售产品、论文代写、代找工作、跟踪定位等特殊服务。 第二步:虚构交易 当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诱导受害人通过微信、QQ或其他小众聊天软件添加好友进行商议,进而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方便交易等理由,要求私下转账。 第三步:实施诈骗 待受害人付款后,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转账汇款,事后将受害人拉黑。 4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经常网上购物、对网购退费流程不熟悉的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冒充身份 诈骗分子在快递包裹中附加小卡片、二维码,以扫码领取物品等为由引导受害人扫码添加虚假客服或加入群聊。冒充社交平台(如:微信、支付宝、抖音)、保险公司客服以误购买“百万保障”“升级会员”服务等为由与受害人建立联系,或是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因违规被下架。 第二步:诱导配合 诱导受害人下载小众聊天软件,以帮助“退款理赔”或不取消相关服务将产生额外扣费等为由,诱导受害人支付费用或配合操作。 第三步: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以指导操作为名,以受害人电商平台网购的商品遗失理赔、存在质量问题、违规下架等理由,或者以会员积分、信用积分不足无法退费为由,让受害人申请贷款从而提高积分,并诱骗受害人将贷款汇入其指定账户。诱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获取其银行卡密码、验证码,进而骗取资金。 5 贷款、征信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有贷款需求、征信有问题难以正常申请贷款的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引流推广 诈骗分子冒充银行、抖音客服或是网贷平台工作人员,以受害人征信出现问题为由建立联系。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方式发布“无抵押”“免征信”“放款快”等虚假网络贷款广告,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 第二步:洗脑引导 以受害人征信出现问题需要修复征信、贷款审核为由要求受害人缴纳“保证金”“手续费”,再以受害人操作失误、征信有问题、流水不足等为由要求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 第三步:骗取钱财 诈骗分子收到受害人的转账之后,以各种理由继续骗取钱财或直接消失不见。 6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政府、企事业单位人员、学生家长等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建立联系 诈骗分子盗用受害人领导、熟人或子女老师的照片及姓名,伪装社交账号添加受害人为好友,或诱骗受害人加入特定群聊,甚至直接潜入受害人所在的群聊之中。 第二步:解除防备 诈骗分子以领导、熟人的身份对受害人嘘寒问暖表示关心,或模仿领导、老师等人语气发出指令,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骗取钱财 诈骗分子冒充领导时,通常以有事不方便出面、无法接听电话等理由,要求受害人代其转账,并会发送伪造的转账截图,谎称已向受害人账户打款,解除受害人防备,进而不断催促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诈骗分子冒充企业领导或老师时,会刻意模仿领导或老师说话语气,向受害人发送转账或缴费的指令信息,并以情况紧急、机会难得等借口催促受害人尽快转账。 7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防范意识较差、不了解公检法办案流程的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引诱目标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受害人取得联系,要求受害人配合工作。 第二步:威胁恐吓 以受害人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藏毒、护照有问题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逼、恐吓,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同时向受害人展示虚假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法律文书以增加可信度。 第三步:骗取钱财 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诱导受害人到宾馆等独立封闭空间,阻断与外界联系,进而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管,将名下所有资金转至“安全账户”,或缴纳高额的“取保候审金”。 二、全民反诈,我们能做什么? 01 个人篇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02 家庭篇 ●多向老人普及“养老诈骗”套路(如虚假保健品、理财骗局)。 ●教育孩子警惕“游戏充值”“追星诈骗”等陷阱。 03 社会篇 ●积极参与社区反诈宣传,争做“反诈宣传员”。 ●发现诈骗线索和可疑情况,立即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或拨打110或96110举报! 三、国家在行动!这些举措为您护航 01 反诈利器 ●国家反诈中心APP ●96110预警劝阻热线 ●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 ●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 ●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 02 严厉打击 2024年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4万起。 03 全民宣传 根据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活动安排,本次宣传月各地各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着力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 (图源公安部刑侦局) 反诈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学好这门“必修课”,筑牢防诈防线,守护家人和朋友的财产安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