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7月14日23时20分,随着舞台灯光渐渐暗去,萨塔尔琴声尚有余音,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首轮演出收官。自7月11日起,该剧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剧场连续4场演出,实际票房收入超28万元,平均上座率达80%,创下了近10年来新疆原创歌剧作品首轮演出的最好成绩。 
《木卡姆恋歌—万桐书》精彩的舞美布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一流创作班底的聚合 “这个结果高于我们的预期,观众对这部剧的期待和认可,为新疆原创舞台剧目之后在市场化道路上的继续探索,注入了强心剂。”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党委书记王陈军说,这部剧的创演,进一步体现了在党和国家关心支持下,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发展获得的成就。 
《木卡姆恋歌—万桐书》中万桐书和同事们为吐尔迪·阿洪录制十二木卡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木卡姆恋歌——万桐书》通过一座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数字博物馆开馆,记录下上世纪50年代初,万桐书受中央音乐学院委派,携爱人连晓梅和年幼女儿从北京来到新疆,录制民间艺人吐尔迪·阿洪演唱的“十二木卡姆”,以及留在新疆将毕生献给整理民间音乐的非凡历程。 该剧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指导,新疆艺术剧院支持创作,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排演,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项目、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项目。 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教授陈蔚担任该剧总导演,这是她继大型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大型歌舞剧《班超》、音乐剧《守界人》后,又一次创演的新疆题材舞台剧。编创过《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冰山上的来客》的姚承勋担任编剧,导演过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努斯来提·瓦吉丁担任音乐总监,主演过音乐剧《黄大年》及歌剧《呦呦鹿鸣》的著名歌唱演员吕薇主演。 这部剧中,新疆歌唱演员表现出彩,扮演万桐书的王少辉、扮演吐尔迪·阿洪的卡米力·吉力力、扮演连晓梅的贾倩倩,都凸显出个人在歌剧表演上的实力。“在严谨的排练及表演体系支撑下,我驾驭大型舞台剧的专业素养和掌控力都有了明显提升。”贾倩倩说,传统歌剧和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融合碰撞,加深了他们对现代舞台剧目创演新方向的认知。 数字空间里的瑰宝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独特综合艺术形式,成型至今已有400多年,在传承演化中,它吸收了大量新疆这片土地上的民间音乐元素,也融汇了中原音乐的诸多营养,目前它的主体包括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万桐书曾经为吐尔迪·阿洪录制的是其中规模最庞大、结构最完整的十二木卡姆,但他的民间音乐收集整理之旅却没有止步于此。 
《木卡姆恋歌—万桐书》中晚年的万桐书和妻子连晓梅。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演出现场的高潮,在剧中“木卡姆数字空间”揭幕时到来——乐师们依次奏响弹拨尔、奈依(横笛)、热瓦普、萨塔尔,让十二木卡姆中歌唱的美好爱情,在一段双人舞表演中娓娓道来;一场盛大婚礼中,翩翩起舞的新娘接受着来自亲友们的祝福,哈密木卡姆热闹欢愉的场景让人心生向往;在响彻天际的手鼓声和卡龙琴拨奏的嘹亮之音中,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带来了刚劲有力的刀郎木卡姆之舞,一如满怀理想冲向苍穹的雄鹰…… “如果没有万桐书,我们今天或许看不到这些多姿多彩、触动人心的民间艺术瑰宝了,更无法去演绎和传承它。”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团长地力下提·帕尔哈提说,万桐书不仅抢救了十二木卡姆,还持续丰富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内容,为它在传承发展上的多元性、整体性、系统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这部剧要重点呈现的。 值得珍视的新疆好故事 “剧中数字博物馆设计师夏提古丽说,她是因为一篇新疆日报的报道《从沙漠到大海——追记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抢救守护者万桐书先生》,才了解了这段历史和这个人,而我也是因此得知万桐书故事的。所以今天很想通过歌剧,再多了解一些这个了不起的民族音乐家。”观众李贤文说,这场演出还让他对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今天的多元表达方式、绚丽表演效果有了新的认识,也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 
《木卡姆恋歌—万桐书》中刀郎木卡姆表演。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万桐书离世后,他在新疆的经历和事迹一直很受关注,大家也比较期待关于他的文艺作品出现。”“通过万桐书,看到中华文化守护者的坚守。”“文化惠民票价给了老百姓看得到好剧、看得起好剧的机会。这部高质量高水准的剧,看得很值。”……观演过后,观众们给予这部剧许多好评。 “当文化保护成果通过精品剧目走进大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也在艺术滋养中不断增强。”承担该剧首轮演出售票的91票务平台负责人巴方勇认为,观众喜爱这部剧,既源于对木卡姆艺术的热爱——此前《木卡姆印象》《木卡姆精品荟萃——且比亚特》等剧目已培育稳定受众;更基于大家对中华文化瑰宝的珍视,以及对国家文化惠民政策下优质艺术供给的认可。
责任编辑: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