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甘兴华报道)7月26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新疆库车市,开启了一场领略多元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沉浸式体验之旅。 
7月26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库车市,在龟兹博物馆参观。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摄 在龟兹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座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地下展厅完整呈现了2007年发现的库车友谊路墓群,特别是其中新疆首次发现的汉式砖室墓。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力印证了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汉文化对西域龟兹地区的直接影响,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文明互鉴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珍贵实证。博物馆通过多维度的阐释,将尘封的历史转化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 在遗址前,俄罗斯籍网络达人梅丽莎深受触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厚重,也感受到了中国新疆文化的多元,希望能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新疆。” 从厚重的历史中走出,采访团随即在龟兹剧院迎来了一场由龟兹乐舞团献上的“杏花之约丝路龟兹”演出。热情奔放的胡旋舞、龟兹狮子舞等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表演结束后,擅长歌舞的哈萨克族网络达人古丽皮亚·买买提依明对整场两个小时的文化盛宴赞不绝口:“演出精彩纷呈,尤其是高潮部分的胡旋舞,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现了歌舞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随后,在舞蹈团的热情邀请下,她和采访团成员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一起即兴共舞,并现场分享新疆歌舞的独特韵律和文化内涵。 
7月26日,龟兹剧院,库车市龟兹乐舞团献上“杏花之约丝路龟兹”表演。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摄 龟兹乐舞团副团长依帕尔古丽·艾合买提说:“我们不仅仅是在表演龟兹乐舞,更是在进行一种活态的传承。通过舞蹈这种跨越语言的艺术形式,我们讲述龟兹故事,展现中华文化宝库中这颗璀璨明珠的魅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勃勃生机,从而增进文化认同,加深民族情感。这是我们扎根这片热土、践行文化润疆的使命所在。” 随后,采访团来到库车市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曾是古龟兹繁华的商贸动脉。如今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汉唐龟兹故城与明清老城交相辉映,形成了国内罕见的“双城格局”。穿行于清城巷、花帽巷、击鼓巷等巷子,时光仿佛倒流。悠扬的都塔尔琴声萦绕耳畔,手工艺人叮当作响敲打铜器的场景映入眼帘,更有龟兹萨玛瓦尔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头顶重达12公斤的传统器具,坚守着古老技艺的传承。 一步一景,一步一舞,新疆的热情好客与文化活力在此刻具象化。“看不够!新疆的美和热情已经深深打动了我们,下次一定要带家人来。”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 夜幕降临,霓虹灯下的库车街头,市民们仍在翩翩起舞,自发向游客传授舞步与琴艺。“这一天让我真切触摸到了新疆文化的生命力。”环球网记者许庆瑶感慨道:“从古墓遗址的厚重历史,到街头巷尾的鲜活歌舞,我看到的是中华文化在新疆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传承,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温暖图景。” 库车首日行程虽已落幕,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以及这片热土上绽放的灿烂笑容,已深深烙印在每位参访者心中——新疆之美,在景,在食,更在那份真诚以待的赤子之心。
责任编辑: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