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谢慧变报道)8月21日,第六届新疆“一带一路” 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年会暨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乌昌石站)专场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 
8月21日,第六届新疆“一带一路”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年会暨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乌昌石站)专场活动。乌鲁木齐市科技局供图 此次年会以 “光大丝路精神 赋能创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30余个合作城市及中亚国家科技界各方参与。其中,33个合作城市签订跨区域协同创新产业、技术、人才合作项目83项,成果丰硕。 此次年会采用 “线上+线下” 相结合的方式,主会场设在新疆软件园创智大厦。签约环节的83项合作项目中,国内签约项目69项,中亚国家签约项目14项,涵盖产业、技术、人才等多个领域。同时,乌鲁木齐市科技局与昆明、呼和浩特、海口、拉萨4个新增合作城市科技部门签订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了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朋友圈”。 专场活动举行了载体授牌仪式,向设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的1家跨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离岸孵化器)和设在昆明、呼和浩特、海口、拉萨的4家跨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异地孵化器)主体运营机构授牌,为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新平台。 年会期间,33地科技部门共同发布《2025深化“一带一路”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倡议书》,为长效合作定下基调。乌鲁木齐市科技局发布面向中亚和国内的产业、技术、人才供需清单872项,与签约项目形成有效联动。 此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专场路演同步开展,40个精选项目进行展示,680名嘉宾现场交流。与会代表还分赴乌鲁木齐市多地开展产学研结合专题调研,为后续合作夯实基础。 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83项合作项目的签订,是合作城市协同创新的重要成果,将进一步推动各地开展更紧密务实的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互促互利、共赢发展。 据了解,自首届年会以来,通过一系列活动,已征集发布国内外各类需求1969项,开展产业项目路演190项,促成签订合作协议281项,推动各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赢发展。
责任编辑:孙圆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