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 实习记者 刘旦 8月22日,“胡杨青松 新疆建功——人才建疆万人行”第三期活动落下帷幕。149名来自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4所高校的师生,带着对新疆的全新认知与干事热情踏上归途。此行,80名陕西学子与新疆企业达成就业意向,让人才与这片热土的“双向奔赴”再添暖例。 
喀什推介会上高校学生签订就业意向书。新疆人才集团供图 “很多重大基建项目都在新疆,这里藏着大机遇!”在喀什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电气专业博士研究生王丽静的目光定格在展架上的电动机、电压器上,她语气里满是期待:“刚才跟企业负责人聊了聊,新疆的产业发展需求跟我的研究方向太契合了。”这次实地走访让她心里的天平倾向新疆,“回去就改简历,密切盯着新疆企业的招聘动态。” 实际上,早在一周前,149名师生就已抵达新疆,从喀什到乌鲁木齐,足迹跨越多地。他们中有朝气蓬勃的本硕博学子,也有经验丰富的银龄教师,涵盖66个专业。 “这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新疆人才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硕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集团立足新疆“五大战略定位”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创新引才模式,“前两期已有62人签订就业意向书,15人即将到岗。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新疆的发展活力,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 在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葡萄干、坚果等农产品琳琅满目。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朱淑慧正拿着企业人才引进手册和工作人员细聊岗位信息,并当场填了就业意向表,约好回校后再通过视频沟通细节,“我要把这次所见所闻讲给同学听,让更多人知道新疆的好政策、好机会。” 
陕西高校师生在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刘旦摄 “驰骋青峦逐云丘,跃马乘风少年游……”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宋宪峰遥望天山山脉,即兴念起自己写的《天山行》。这次到新疆,他不仅见识了壮丽风光,更看到了发展机遇。“新疆的矿业、基建领域很需要安全工程人才。我正在了解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打算毕业后带家人来定居。”他摸着刚签的就业意向书笑言,“这首诗得改改结尾,‘笑与天山共白头’,现在是真有这打算了。” “第一次带学生来新疆,我就被震撼到了。”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市场主管姜风超翻着记事本,上面记满了企业信息,“农业、药业、外贸这些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好地方。”他计划回校后办场分享会,让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讲讲自己的所思所悟,“还要跟新疆的企业多对接,搭起校企合作桥梁,让更多陕籍学子来西部建功。” 从北京到陕西,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三期“人才建疆万人行”活动像一条纽带,让国内其他省份高校与新疆的联系越发紧密。如今,80份新签订的就业意向书,正把“胡杨青松 新疆建功”的故事续写得更加生动,越来越多青年正带着职业梦想奔赴新疆,在这片热土上扎根生长。
责任编辑:孙圆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