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8月19日晚,昌吉博物馆一楼大厅内,30位观众在昌吉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七夕文化之旅。活动以七夕故事开篇,通过团扇绘制、文物寻踪、穿针乞巧等环节,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时代魅力。 
昌吉博物馆七夕主题社教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博物馆社教老师指导活动参与者将七夕元素与博物馆“馆标”结合,绘制七夕主题团扇。参与者在素白的扇面上构图、着色后,“鎏金铜狮”的威武与喜鹊的俏皮形成灵动的画卷。经过一个小时的精心创作,一幅幅精美的团扇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团扇上矿物颜料的金粉在灯光下流转,仿佛将千年星河凝于扇面 。 
昌吉博物馆七夕主题社教活动现场。 “寻情探宝”环节,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双鱼纹铜镜为引,解读文物中的爱情符号:铜镜中的双鱼,寓意“如鱼得水”,是婚嫁必备之物。观众王先生驻足于康家石门子岩画前惊叹:“‘双头同体人像’竟是最早的‘生死相依’图腾!”三件文物打卡完成的观众,获得了昌吉博物馆精美文创书签。 
昌吉博物馆七夕主题社教活动现场。 
昌吉博物馆七夕主题社教活动现场。 “穿针乞巧”大赛将气氛推向高潮。随着比赛开始,大家专注地穿引,指尖的丝线在针孔间穿梭。在现场欢声笑语中,传统技艺完成代际传承 。 
昌吉博物馆七夕主题社教活动现场。 昌吉州文博院党组书记张艳珍表示:“七夕活动通过文化共情,将传统节日作为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找到精神共鸣,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通讯员 徐文霞)
责任编辑:黄志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