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琳 清澈的博尔塔拉河蜿蜒流淌,远处雪山巍峨,近处湿地如画。8月24日,“理解当代中国 感知开放新疆”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研学团一行走进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在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的交融中,感受中国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温泉县地处博尔塔拉河上游,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近年来,当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8月2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研学团在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体验射箭活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琳摄 研学团首站来到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这里曾是牧民定居点,如今已成为融合卡伦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网红”旅游村。留学生们被村口的卡伦文化瞭望塔和彩绘文化墙吸引,纷纷驻足拍照。 在文创小院,留学生们先后欣赏了当地艺人用都塔尔、托布秀尔弹奏的乐曲,欢快的旋律引得留学生们拍手附和。来自刚果(布)的马夏渔对托布秀尔非常感兴趣,随即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托布秀尔是新疆蒙古族的古老民间乐器。他与琴手玛德嘎合影后感叹:“每个人的笑容都像阳光一样,这里的友好是能触摸到的。” 
8月2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在博格达尔村体验当地刺绣。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琳摄 博格达尔村党支部书记阿衣古丽·居马太介绍,该村深入挖掘戍边历史文化,打造了卡伦文化主题村落和体验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目前,全村有28家农(牧)家乐和13家民宿,吸纳160余名村民就业,202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2.5万元。 午后,研学团先后走进冷水鱼公园和新疆北鲵馆,进一步了解了温泉县的生态保护实践。金鳟、虹鳟等冷水鱼在清澈水域中游弋,新疆北鲵在保护下繁衍生息。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邱婧妍感叹:“能把珍稀动物保护得这么好,这里的生态理念太让人敬佩了。” 随后,研学团走进博尔塔拉河国家湿地公园。蓝天白云,水草丰美,留学生们在湿地水上温泉公园体验地热水的温暖,在骑马场感受草原驰骋的乐趣。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卡米拉兴奋地说:“这里安静又凉爽,人与自然、动物相处得太和谐了。” 
8月2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一行在温泉县冷水鱼公园参观。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仲兆丰摄 夕阳西下,博格达尔村的袅袅炊烟与湿地朦胧的水汽静静交融。一天的行程即将结束,留学生们既触摸到了厚重的戍边历史,也体验到了生动而具体的生态保护实践。来自哥斯达黎加的孟含学感慨道:“这样一个偏远乡村,能凭借文化和生态走出自己的致富路,非常值得借鉴。我一定要把这里的经验带回去分享。”来自白俄罗斯的许倩也补充说:“之前在浙江读研时,就亲眼见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今天在这里,我的感触更深刻了。” 
8月2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在温泉县观看当地牧民骑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仲兆丰摄 正如阿衣古丽·居马太所说:“守护好山水,传承好文化,好日子就会像温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在温泉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缓缓展开。留学生的相机中,不仅装下了巍峨的雪山、村民的笑脸和湿地的美景,也记录下了他们对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的理解。
责任编辑:孙圆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