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一股由90后青年掀起的“新农潮”正蓬勃兴起。8月,正是作物生长与收获的季节。这群年轻人活跃在田间地头,穿梭于网络直播间,用智慧和创新改变着家乡农业的面貌,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新图景。 链接:新疆90后驾驭“最潮农活” 漫谈:在天山南北,一批90后青年正成为推动农业变革的新生力量。他们以技术赋能传统农业生产,借互联网拓宽市场边界。这群“新农人”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才振兴,而青年群体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实践,正是激发农村内生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90后艾海鹏与同伴两人就管理起3000亩棉田,让我们看到科技赋能农业的无限可能。通过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设备实现精准管理,每亩地综合成本降低约254元。这套无人化管理模式已推广至全疆1200多个农场,覆盖面积超70万亩。这种规模化、可复制的智慧农业模式,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年轻人敢于尝试、善于融合新技术的特点,正使他们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吐鲁番的欧佰都拉则通过自媒体实现创业梦想。这位95后“农二代”曾亏损10万元,而如今带领公司实现葡萄单月销售额800万元的业绩,全网粉丝累计超过800万。他不仅自己成功,还间接培训200余人从事自媒体,间接带动400人至500人就业。这种“直播带货+乡村旅游”的模式,既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又传播了乡村文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年轻人熟悉互联网、擅长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库尔勒田杜娟的创业之路正是技术应用与创新带动农业增效和乡村就业的一个生动缩影。从对农业“一窍不通”到成为樱桃种植专家,她通过外出学习、科技种植,将每棵樱桃树产量从2公斤提升至4公斤。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樱桃园在用工高峰期可吸纳40名村民就业,真正实现了一人致富带动一方。年轻人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 这些年轻“新农人”的成功实践给我们带来启示:其一,乡村振兴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年轻人的参与能为农村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其二,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走科技化、智能化道路,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由之路;其三,农产品销售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归乡土、投身农业,当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持续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新农人”便将逐步成长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兴农人”。 从棉田的智能管理,到樱桃的科技种植,再到葡萄的云端销售,这些新疆90后的故事告诉我们:年轻人与农业的结合,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期待更多“新农人”在广袤田野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绘就更加恢宏壮丽的乡村发展新图景。(魏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