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司面临平稳生产、停工大修、重点工程建设“三大任务”。要完成好三大任务,离不开精细管理。炼油厂加氢联合车间在精细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借鉴。
在2018年炼油厂绩效考核中,加氢联合车间名列前茅。车间认真执行炼油厂各项工作部署,创新管理思路,优化资源配置,高质量完成双重预防机制试点推广工作、绩效一体化试点工作,高端产品战略贡献突出,员工归属感、团队和谐度、幸福感与日俱增。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车间开展的多项创新管理,特别是在设备、工艺、安全专业上的精细化管理分不开。
设备定检定修 保长周期运行
过去,车间设备检修量大,工作被动,遇上紧急抢修,几个班都扑在救急上,员工十分疲惫。为此,车间采取措施,实行定检定修制,即根据动设备连续运行时间,结合状态监测诊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检修。2018年,车间试行这种“预知检修”后,故障检修频次大大减少。
实施设备“三定”管理法,降低设备故障率。
“三定”管理法之一是设备定期防松(防止松动)。车间根据关键机组定期防松检查验证的效果,将所有关键动设备纳入防松检查范畴,制定车间定期防松检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纳入车间设备长周期运行管理,车间17台关键机组实现定期防松管理。
“三定”管理法之二是对设备定期检修。车间根据机组、机泵的运行时间,参考行业法规,对到达使用寿命年限的设备配件进行更换,实现设备定期预防检修,避免过度检修和失修。2018年,车间动设备检修次数降低三分之一,故障检修同比下降70.3%。
“三定”管理法之三是对班组承包区域机泵进行定期检查。车间在班组之间开展机泵承包特护活动,承包周期为一个季度,各班组依次对所承包机泵进行运行参数监测、维护,确保设备长周期运行。
做好参数监控 保障平稳运行
车间对工艺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各装置所有工艺参数进行评估,建立评估台账。针对控制参数重要性及影响程度划定监控级别,从而缩小指标控制范围。同时,车间开展全装置、全参数报警优先级排查工作,进一步提升报警管理水平,避免平稳率虚高、关键参数超标失控的情况。
380万吨柴油加氢装置内操马萍说“:黑屏操作以前,装置自控率不高,部分PID回路未投入自动,手动操作波动比较大,满足不了装置自控率,内操工作量也就比较大。现在装置的自控率得到了提高,我再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样频繁地调节操作,外操员工也不用频繁地爬到十几米高的空冷平台去调节百叶窗了。”
车间对异常报警偏差进行分析,每周分别对报警、操作调节次数排前三的参数进行偏差分析,查找根本原因。采取操作调整、PID修订、控制优化、设备维护检修等可靠措施消除或降低报警,有效减少了操作频次,如此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
车间优化整合操作记录,对于重要的监控参数,在记录中设置现场数据和DCS数据,形成各装置巡检对照记录。通过对照巡检记录,减少因仪表显示故障对装置平稳运行造成的影响。
车间对2486个报警进行全参数报警HAZOP分析,为后期报警信息持续更新的大数据奠定了基础。
安全双重预防 保障安稳运行
根据石化公司建立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要求,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加氢联合车间组建工艺、设备、安全三个专业队伍,以科学分析为抓手,从专业角度主动识别,及时发现潜在重大风险,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风险评价方案,最终达到风险控制的目标。
车间通过建立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理顺风险辨识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程序,将风险和隐患紧密结合,做到系统、全面、动态、持续更新。
车间针对分析出的三级及以上风险给出相关建议措施,对已经辨识出的风险和隐患,及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并进一步落实,确保风险可控,促进现场本质安全。车间严守“四条红线”,紧抓施工风险管控,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促进现场本质安全。
车间副主任朱向庭认为,精细化管理把过去的粗放管理变成精细化管理,人人头上一本账,效果自然就出来了。2019年,炼油厂加氢联合车间将继续严格贯彻和落实公司各项工作要求,高效开展各项工作,深入借鉴其他车间先进的管理经验,确保顺利完成2019年大修,实现全年安全平稳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