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发展,是企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石化公司,已从一座百年老厂蜕变成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工厂。2019年,公司继续落实多项环保措施,检修实现绿色停开工,在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更将环保效益作为发展的重要一环,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兵马未动环保先行
2019年大修是公司今年三场硬仗之一,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大家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其实在今年大修前还有比“粮草”更先行的一步,那就是“环保”。
2019年大修停开工,乙烯厂首次实现逐台退料和逐台进料,有效减少火炬排放,达到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的目的。这和独山子石化打破北方数九寒天限制,在冬季建设9号炉是分不开的。乙烯一联合车间副主任蒋鹏飞说:“公司领导层决定在冬季继续施工,就是为了能赶在大修停工前,让新建9号炉达到高温备炉的条件,它是整个停开工期间实现逐台退料和逐台进料的关键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有了,逐台退料的环保目标就能顺利实现吗?不能,这里还有一个关键技术难点,就是裂解炉单元、压缩单元、分离单元的无缝对接和协同合作。为了让最后的实操过程不出现任何纰漏,乙烯一联合车间在停工前就开始反复模拟和推演操作方案,所有的工艺工程师一起推演了不少于十遍,第一遍推演大的方案流程,第二遍推敲细化各项操作参数……直到推演到最后,工程师在对讲机里下的指令该怎么说、什么时候说都符合规范为止。
大到裂解炉,小到任何一个小的技改技措,只要是和环保有关的,大修前就必须先完成。乙烯一联合车间副主任蒋鹏飞回忆说:“所有环保技措都是从2018年年底就开始着手准备的,并由专人负责全过程,这才能保证所有环保技措改造都能在大修前落地,顺利实现今年大修的绿色环保目标。”

乙烯厂如此,炼油厂也如此。在炼油厂的新区和老区,各装置停工时都面临一个难题,就是火炬排低压瓦斯系统存在超温风险。
为此,各装置在现有基础上进行 “低压瓦斯系统密闭吹扫流程”的改造。 外行人肯定想不到,这个酝酿两年、其间不断论证完善、在大修前大干几个月的改造项目,真正投用的时间只有停工时的那短短7天。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么辛苦,关键时刻效果如何?”炼油厂第一联合车间龚传波是此项目改造的负责人,他自信地说:“放心,必须有用。”最后在停工过程中,第一联合车间两套装置里的低压瓦斯气全部回收,完美达到预期环保目标。看到低压瓦斯气体顺利回收,循环再利用,既减少了物料浪费,又减少了天然气的使用量,所有为此付出的员工都笑开了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保砸下去的是钱,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金钱有价,而幸福无价。为了天更蓝、环境更优美,热电厂动力站今年又新建了6个脱硫岛,并于年底前投用,这是动力站烟气提标改造项目,也是落实自治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计划。
2017年,通过脱硫脱硝设施改造及优化调整,热电厂12台火电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全部满足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2018年,公司继续投资4.2亿元,实施热电厂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老区二电6台锅炉全部达到超低排放限值要求;今年新建的6个脱硫岛,使环保提标改造达到了极致,排放达到超洁净排放,相当于“近零排放”。
习总书记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点,一线生产装置员工体会最深。今年大修中通过绿色开停工,炼油厂污油量较计划减少10151吨,污水减少6907吨,排放火炬减少42.5吨,钝化废液减少1768吨;乙烯厂回收乙烯40吨,回收丙烯600吨,回收汽油物料200吨,回收乙烯和乙烷50吨。这些既是环保效益,更是经济效益。
让炼油厂第一联合车间工艺副主任杨有文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积极创新,打破常规思维,在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上作出的努力。
以往大修中,炼油厂第一联合车间两套装置会有一塔的液化气被当作低压瓦斯气送入气柜回收系统。虽然对环境无害,但是昂贵的液化气就这样白白地被烧掉,杨有文感到很可惜,他说:“烧干气才800多元一吨,但是液化气成本是2000元一吨啊。”于是,装置技术人员积极想办法,做方案,运用“水重气轻”的原理,在停工时向塔里注入脱盐水,慢慢置换出合格的液化气,再送往下游乙烯球罐用作生产原料。仅这一项措施就节约37吨液化气,体现了物料本身的价值。
公司通过科技攻关,在今年大修中,炼油区大循环系统取消钝化得以实现,并通过将钝化剂加注到蒸汽中的办法,实现了多个系统从“液相钝化”到“气相钝化”的改变。仅这一项措施,就让今年炼油区排放钝化液的数量较2015年大修停工时,减少1768吨。
杨有文说:“技措虽小,但是环保效果很明显,相当于不仅减少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还节约了新水的用量。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环保和效益的密切关系,就像习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公司全面开展各项环保工作,高标准,高要求,严控“三废”排放。前11个月,公司烟气排放实现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100%达标,总排废水实现100%达标,全年“三废”均实现合格排放。
环保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环保也让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空气更甘甜、家乡更美丽了。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全公司员工心中,观念从“要我环保”转变为“我要环保”。
蒋鹏飞回忆说:“以前只是要求不能乱排乱放,但是现在是鼻子说了算。打造无味工厂,标准不再是简简单单杜绝一切乱排乱放,而是以员工满意、人们幸福为目标,所以只要闻到异味那就是不环保。”
乙烯一联合车间装置区中有一个污水池、一个隔油池及各种地井,所有装置废水集中在这里,经过去年一年的VOCs(可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异味消除,各项环保数据显示合格。
但是车间加氢装置工艺工程师左永光还是不放心,他依旧担心池子边角部位的水泥缝隙会飘散出零星的异味来。他跑去建材市场,买回来20余种密封胶样品,一遍遍涂抹水泥缝隙,涂完了等晒干,晒干了再浇水看效果,效果不行再换一种接着涂抹……反反复复,他和设备口的同事们终于找到了效果最好的密封胶,将污水池边上所有的水泥缝隙涂抹密封后,大家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蒋鹏飞说:“最可贵的是,这些都是员工们的自发行为,大家干起环保来,浑身充满了干劲儿,不怕麻烦,为了积极落实环保措施,使出浑身解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效果自然是大不相同的。”
小到每一位员工,大到独山子石化公司,始终以绿色工厂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公司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独-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案,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加大“三废”治理力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环保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10年来,先后关停炼油老区18套装置,从源头拒绝污染物产生,为公司发展保留环境容量。近几年,公司每年都要上马二三十个环保项目,致力于异味处理、油气回收,目前已拥有“三废”治理环保设施230多套。
环境监测数据更是有力地说明环保治理成效, 去年公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VOCs排放量相比2015年分别减少了79%、26%、43%、79%以上。区域空气质量逐年向好,空气优良率不断提高,PM2.5、PM10等5项参数明显下降。今年前11个月,独山子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7%,公司荣获2019年度绿色企业管理奖。
生态文明建设依旧任重道远。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继续实施环保提标工程,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炼化标杆企业,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