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据信息网络公司高级工程师曹云飞介绍,我公司先进控制与优化应用系统项目(以下简称“先控”),目前正踏点运行。300万吨直柴加氢装置“先控”进展快,现已开始标定。聚乙烯装置的“先控”正在试投用,调参数模型。目前,我公司“先控”整体投用率居股份公司前列,已在99%以上。一催化装置、气分装置已百分之百投用。
“先控”项目是《中国石油“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中的B5工作包,是炼油化工业务信息化的重点项目。2013年4月,集团公司向炼油与化工分公司正式下达了《关于中国石油先进控制与优化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独山子石化公司作为7家地区分公司“先控”试点单位之一,安排在7套装置实施“先控”。
建立覆盖主要生产装置的先进控制与优化系统,目的在于实现生产装置平稳操作,减少产品质量波动,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收率,降低装置能耗。
2017年5月,石化公司开始进行第一批3套装置(100万吨乙烯、25万吨聚丙烯、30万吨聚丙烯)“先控”项目的实施工作。
100万吨乙烯2017年5月启动“先控”项目,2018年2月完成DCS逻辑组态下装,7月完成所有15个控制器的试投用工作。目前除C2加氢控制器外,又相继投用14个控制器。
25万吨、30万吨聚丙烯装置均于2018年1月完成逻辑组态和下装,同年5月开始控制器试投用。25万吨聚丙烯连续投用两个控制器,30万吨聚丙烯目前已完成所有4个控制器的试投用,连续投用了1个控制器。
2018年3月,我公司开始第二批4套装置(1000万吨常减压、120万吨焦化、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300万吨直柴加氢)“先控”项目的实施工作。1000万吨常减压装置于同年9月完成组态逻辑下装,共设计7个控制器,操作员跟班培训已全部完成。连续投用4个控制器,另有3个控制器因设备和天气原因未投用。
120万吨焦化装置2018年8月完成组态逻辑下装,设计的3个控制器均已试投用,目前正在优化调整。
300万吨直柴加氢装置2018年8月完成组态下装,设计的3个控制器全部完成试投用,并于今年2月初完成了连续3个月运行测试考核,总体不错。
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装置2018年9月底完成组态逻辑下装,完成操作培训,共设计单峰控制器和双峰控制器两个,目前均已投用。
石化公司一直非常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早在1996年、1997年就与浙江大学合作,对炼油常减压炉、常压塔、减压塔等进行先进控制。2000年左右,一催化装置也开始实施“先控”,包括老区乙烯装置。2005年左右,公司对“先控”进行升级,陆续在7套装置上实施“先控”。
公司自建的7套装置实施“先控”后,同等条件下做标定,从标定结果看,基本实现了考核目标值,工艺指标标定也有成效。工艺操作人员反映,“先控”使操作更集中了,而且各种控制方案也较理想。
基于“先控”带来的效果,公司在集团公司统建的7套装置实施“先控”外,又自筹资金在苯乙烯、100万吨蜡油加氢两套装置实施“先控”,并进行了优化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