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兰天心中一本账巡检心明眼才亮

时间:2019-04-15 20:55:42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记者 种玉忠

    “我是一名普通工人,是石化公司培养了我,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荣誉。我只是做了一名操作工应该做的事。 ”

    兰天的这段“岗位讲述”十分谦虚,然而,他做的事可真不是“普通”二字可以形容,在同事们看来,他真的很“神”。

 

    巡检路上 多看多想多动手

    熟透的苹果掉落,是大自然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掉在人的头上,大多数人只会摸摸痛处,或骂一句苹果不长眼。可是苹果砸到了牛顿,却引起他深邃的思考,然后有了后来的“万有引力定律”。

    兰天多次发现装置隐患,避免了事故,也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常常对一些别人看来很平常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事情从2006年6月下旬的一天说起。当时,独山子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破土动工,建设鏖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生产、建设两线作战,老装置平稳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

    这天早上6点多,裂解炉旁管廊上的一滴水“嗒”地掉下来,落在了正在巡检的新员工兰天的身旁,兰天吃惊地抬起头。

    天空蓝莹莹的,头顶上是密密分布的五层管道,每层一米多高,有的一层就有十来根管道,有的有五六根,细细数去,共有60余根。从主管道垂直向下引出的分支管道,弯折后与主管道十字形叠加,有序排列,增加了层数。仰头向上看去,想在这密密麻麻的管道中找出滴水的地方,十分困难。兰天看了半天,脖子都酸了,没看出名堂。

    回到操作室,这蹊跷的一滴水一直在兰天脑中显现。他疑惑,这么晴的天,干燥的管廊上哪来的水?地上还有一片湿印子,显然不是只滴了一滴。

    一丝不安掠过心头,他再也坐不住了,赶紧跑回到管廊下,继续抬头在管道上逐寸逐寸地寻找滴水的源头。

    仔细地观察,依然看不出任何征兆。但责任心驱使他坚定了寻找隐患源头的决心,他爬上管架,一寸一寸地巡视……

    终于,兰天发现超高压蒸汽管线上冒出一丝蒸汽。他拿来起子,拆除一段管线保温层,越拆越清楚:这条500℃12兆帕压力的管线接口处存在两厘米长的裂缝!

    车间根据他的汇报,紧急进行停工处理,避免了装置的重大损失。新员工兰天立下了属于自己的首个三等功。

    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这些隐患的治理、排查和消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次经历给兰天触动也非常大。

    他反问自己,如果他对这一滴水采取无视的态度,是不是就真的与自己无关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他厘清了这样一条思路——员工不关心装置,装置一旦出了问题,个人人身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企业和环境方面将遭受损失,关键时候还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进程。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与装置安全息息相关——从此,这个简单而深刻且为无数惨痛事实所证实的道理,深深扎根在兰天心里。

    

    坚持“四勤” 创立“兰天工作法”

    兰天养成了巡查时多跑路、多花些时间的习惯。闲下来,对照流程,对照装置情况,多预想问题,如果感到不放心,即使不在他的巡检路线上,也会去仔细看一看。

    2005年,19岁的兰天从内蒙古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了乙烯厂乙烯二联合车间。工作认真、踏实,为了顺利实习上岗,学习裂解炉岗位操作技能时他铆足了劲儿。

    兰天很爱笑,一笑起来,眼睛就像弯弯的月牙,但一到装置,尤其是察觉到一丝不妥时,眼神顿时变得无比凌厉。规定检查的部分他认真查,没有要求的地方他也决不会放过。

    乙烯二联合车间裂解炉高33米,有11层楼那么高。当班巡检,兰天一天至少要爬4趟。日常巡检时,别人走不到的地方,在他巡检路线之外的死角,他都会去看一看。据统计,他平均巡检时间是同事的一倍多,发现的隐患总量是其他员工的三倍多。

    “认真、负责,不放过细节”的兰天,工作至今,共发现隐患数百个,其中轻度隐患232个、中度隐患62个、重度隐患12个。

    2011年4月的一天傍晚,兰天在1号裂解炉发现检测温度比平日高了10℃左右。虽然这也在范围之中,但依然引起了他的警觉。

    忍受着热浪的烘烤,经过反复观察和比较,他发现成排通红的炉管中有一根炉管的边缘有一个异常微弱的火苗。这说明这根炉管有裂纹,裂解气发生了泄漏!

    由于发现及时,处理果断得当,装置没有发生事故,兰天获得公司通报表扬和3000元专项奖励。

    2012年12月,他在检查炉顶一处设备后,照例多走了几步,看了看其他设备。这一看不要紧,他发现石脑油混合进料管线发生破裂,出现大量泄漏!经过紧急处置,避免了装置着火爆炸事故。兰天第二次荣立公司三等功。

    因为发现重大隐患,2006年至2012年,兰天4次获得公司表扬和专项奖励。

    兰天发现隐患的经验,车间总结成“勤检查、勤比较、勤思考、 勤动手”的 “四勤巡检法”,在全车间进而在乙烯厂推广,被命名为“兰天巡检工作法”。

    

    勤奋认真 走出自己的 “巡检路”

    兰天先后获得公司(区)级“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石化公司乙烯厂“杰出青年”、第十届独山子杰出青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共青团员称号,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乙烯厂成立了兰天劳模创新工作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为“兰天创新工作室”命名授牌。2018年,兰天担任工艺四班班长。

    作为一名党员,兰天积极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参加“两学一做”教育,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照“三老四严”的标准,对自己严要求,为他人树标杆。

    在乙烯二联合车间裂解炉低氮环保改造检修现场,只要有施工,就会看到兰天的身影。他监护着现场施工的安全,还仔细研究更换下来的炉管、烧嘴,为裂解炉长周期运行做准备。

    在1号炉投炉以后,兰天及时发现1号炉风机挡板振动、4号炉底部炉管U型弯头等多处隐患,为裂解炉安全环保低碳运行提供了保障。

    兰天介绍说,工作中,对装置各项设备尤其是重要设备感兴趣,这很重要,你只有愿意去了解它、研究它,才能增强自己的预判预估能力,才能在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及时查找到隐患。

    他说,判明了需要重点观察的地方,就要勤快,不能偷懒。打个比方说,这些地方到一定的运行时间后,可能去99次都没有发现问题,可能第100次就会发现隐患。

    车间副主任李中华说,兰天巡检的特点就是“带着问题去巡检”,一般员工是碰到了才发现,而兰天是估计到了然后在巡检中去寻找。这就是兰天与大家不同而且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他注重研究装置设备的变化情况,炉管、阀门等设备的更换情况和使用时间等,所有设备工艺、技改技措在他心中都有一本账,所以装置易出现什么问题,他心中清清楚楚,巡检积极不盲目,这是兰天巡检法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今年春节期间,在3号炉巡检时,他听到有细微的漏气声。经过查找,与值班干部一起,在冰天雪地里工作了三个多小时,排除了因仪表风泄漏而引起的联锁停工事故隐患。

    兰天巡检法日渐成熟,也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李中华说,兰天要求自己的徒弟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爱岗敬业,巡检尽职尽责,不怕苦,不耍滑,不应付差事。兰天带过一名转岗员工,要求他清楚装置流程,告诉他易发生问题的地方。这名员工按照兰天的要求认真巡检,发现了一处隐患,受到表彰。

    兰天说:“我没有任何过人的本领,只是坚持‘认真’这两个字。无论是巡检、测温还是任何一个常规动作,我都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认真’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一种态度,你现在要让我走马观花地去巡检,我反而做不到了。”

    兰天用自己的勤奋和认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 “巡检路”。

    2019年1月至今,兰天发现隐患62条,其中轻度49条、中度5条、重度1条。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