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同毓梅 赵明蓬)按照石化公司总体部署,9月初,热电厂围绕“聚焦实体质量提升,助力高质量发展”活动主题,组织二电、动力站两个单元全面开展“质量月”活动,制订了四项措施,以推进质量管理和提质增效全面提升见实效。
四项措施是: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平台,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知识答题,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定期开展操作质量研判,提升操作运行质量,严把外供汽水质量,确保生产全过程、全环节质量受控;从供水源头、中间处理及外供多环节严格把控,严格监控水质指标,确保完成全年提质增效目标任务;组织员工结合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开展QC活动和“金点子”劳动竞赛。
目前,二电和动力站两个单元分别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每周重点开展全流程操作质量研判,从方案编制、评审、执行及总结全流程管控,对各部分内容进行质量研判。目前,通过开展的60次质量研判,发现方案编制、操作过程的问题20项,全部进行了整改,有效提升了操作过程质量管控。
汽机车间运行五值班班长赵保洪说:“为了确保‘质量月’活动见实效,班组在‘质量月’活动中做好了分工,班长监督,岗位主操负责,认真完成班组的小指标,进一步推进提质增效。”
听到赵保洪信心十足的表态,热电厂技术科高级工程师白晓玲说:“质量并不是‘质量月’的专属名词,应该是贯穿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中。每个岗位都保质保量、高质量完成本岗位工作,就是提质增效、精益求精的体现。”
“质量月”活动开展以来,热电厂还围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原料质量和外供汽水品质提质创优工作。技术科、调度科及相关车间重点做好进厂煤炭、三剂质量管控、控制外供汽水指标稳定达标工作。针对今年供汽、供水、供电等产品质量问题反馈,举一反三,对质量改进措施的落实进行全面清查,解决问题。技术科、调度科牵头负责,按照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求,持续优化过程能力管控。严格落实重点参数全过程质量管理责任制,加强原辅材料和公用工程介质质量管控,保证工艺装置平稳运行。对原辅材料质量波动、关键参数调整充分进行质量风险评估,确保外供汽、水质量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