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勤钻研 一切成本皆可降 ——记炼油厂提质增效明星张宏锋 ●记者 林青 通讯员 罗祥 
焦化装置富气压缩机组是公司关键机组,也是装置动力消耗的重要设备。自公司开展提质增效活动以来,优化机组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尤为迫切。 作为炼油厂第一联合车间设备副主任工程师,张宏锋仔细观察,反复测试,从装置工艺操作特点出发,将24小时的操作划分为两段进行,并在第一个时间段正常操作、压缩机组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将这个时间段压缩机防喘振裕度控制下限值由原来的5~8修改为3~5。仅这一项改动,每月可节约6800元。 车间外操在巡检中发现,常减压装置减顶抽真空蒸汽线中和剂注剂口堵塞。减顶冷凝系统是气液相腐蚀的重点部位,注剂主要作用是中和塔顶介质中的酸性成分,保护塔顶系统设备、管线,一旦注剂停止运行,塔顶冷凝系统设备腐蚀就会加剧,直接影响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注剂口堵塞成为影响装置安全生产的隐患。 如何才能快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难题困扰了张宏锋好几天。他反复寻找各种解决方案,借助在线带压开孔设备的灵感,联系维护单位制作了在线机械疏通工具。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的工具,终于将堵塞的注剂点疏通,顺利排除隐患。 每次巡检到焦化装置除焦池时,张宏锋都感到特别闹心,原因是这条倒焦公路上飘洒的焦粉。路面上扬起的一团团黑灰,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严重影响公司绿色工厂的形象。 善于思考的张宏锋开始和焦粉较起真来。他仔细分析造成这一路段焦粉多、卫生差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首先,他优化了桥式起重机的操作,规定抓斗装焦炭时的运行路线,禁止从装车料斗两侧装车,要求操作期间控制起重机行进速度和抓斗开合速度。 其次,装焦车辆进入焦化装置前,要进行货箱完好性、卫生情况的检查,督促司机装车结束出装置前对车辆箱板进行清理,避免沿途飘洒焦粉。除焦结束后,焦炭沥水时间必须超过两小时,以彻底解决焦炭装车后水带焦粉洒落的问题。这些措施实施后,倒焦公路卫生情况大有改观,还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 锲而不舍勤钻研的张宏锋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积极带动身边员工共同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让班班都响起了“算盘声”。
用行动诠释提质增效 ——记炼油厂提质增效明星王虎平 ●记者 乌斯曼江 通讯员 匡佳玉 
自公司开展提质增效活动以来,炼油厂重整加氢联合车间副主任工程师王虎平坚持从自身做起,切实做到精细管理、精准操作、精确降耗。 7月初,王虎平负责芳烃装置抽提B系列停工工作。停工前,王虎平仔细准备相关资料,对班组人员进行停工培训,组织技术干部对停工操作卡进行细化。停工过程中,他严格把关、周密安排,做到分工明确,步步确认,确保了装置停工过程规范有序。抽提B系列停运后,每月节约动力成本7.1万元。 今年4月,王虎平负责芳烃装置抽余油加氢单元停工工作。在芳烃装置6号溶剂油及己烷溶剂油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及装置能耗,停运5个月节约费用303.5万元。 在季节变化及操作调整过程中,王虎平注意到,夏季老区1.0兆帕蒸汽过剩,易造成蒸汽浪费。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蒸汽耗量呢?王虎平查资料、想办法,并主动将自己的想法与车间领导进行沟通,确定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后,减少蒸汽10吨左右,每月节约成本61.1万元。 在装置现场,总能看到王虎平穿梭于装置现场之间。他在检查装置的同时,积极查找装置“出血点”。重整装置机泵P-101B/C轴承箱使用新水冷却后,冷却水直排地漏,因此新水耗量大,排污水费用较高。王虎平带领相关人员从装置现有循环水供水总线引循环水管线作为机泵P-101B/C冷却用水,并在新增循环水线上增设过滤器和现场压力表,将新增管线与现有机泵冷却用水管线连接,实现机泵冷却水密闭排放,节约新水排污2吨/小时。他们又积极调整无盐水装置整体平衡量,又可节约无盐水耗量5吨/小时,进一步优化了蒸汽运行平衡,为提质增效作出了贡献。
在细节中找效益 ——记乙烯厂提质增效明星曹令臣 ●记者 张杰 通讯员 李蓉 
提起曹令臣,车间同事都会说他做事干脆利落、认真严谨,只要现场有重要操作,就一定能看到他的身影。 曹令臣所在的乙烯厂公用工程联合车间主要负责乙烯老区及化工新区的循环水及各类公用工程系统,是炼化生产的基础保障系统。经过多年的历练,曹令臣已成长为车间工艺工程师,不仅技术水平过硬,而且因为狠抓生产和成本管理,已经是车间响当当的“名片”。 “公用工程系统优化”是乙烯厂公用工程联合车间2020年的重点增效项目。循环水装置已经经历了25年的生产运行优化,再谈“挖潜”谈何容易?而曹令臣却认为必须做点什么。 他与几名技术人员仔细收集装置基础数据,随身携带的小本已经不够用了。当日天气情况,当天化验结果、设备电流……想到什么他就立刻记录下来。他仔细核算每个装置的用水量,核对每台换热器的数据,确认是否在最低允许流速下达到了最低用水量……慢慢地,大家发现曹令臣已经对全厂的用水了如指掌。他笑着说,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数字,这都是“宝贝”,不算不知道,一算优化的空间不小呢。 最终,在确保满足生产要求的情况下,车间先是停运了二循一台功率为500千瓦电泵,后来又停运了三循扩建系统一台功率为1120千瓦的电泵,预计可节约电费153万元。 公用工程联合车间四套循环水场担负着为乙烯厂新区、老区各生产装置输送循环水的任务。在记录比对的过程中,曹令臣发现,为了保证循环水水质达到要求,车间循环水场每年各类水处理剂的消耗费用达1000万以上。 “这么一大笔费用,肯定还有可以压缩的空间”,当这个念头冒出来时,曹令臣为之一振。 于是,他开始与厂家沟通,与装置操作人员一起核对数据,密密麻麻的记录再次铺满他的办公桌。这期间,曹令臣不断联系各药剂厂家服务人员,进行方案改进,并对每种药剂的历史投加量进行统计研判,对比分析水质分析数据,寻找优化空间。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曹令臣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上半年,车间药剂费用与2019年同比减少96万元。 曹令臣先后被评为2019年乙烯厂环保先进个人。2020年乙烯厂提质增效劳动竞赛“提质增效明星”。曹令臣说:“一切成本皆可降不能只是说说,应当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一切细节都有优化的可能。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下半年公司效益会更加优秀。”
人生在勤 勤则不匮
——记乙烯厂提质增效明星孟飞 ●记者 陈巳文 通讯员 张建伟 
记者前去采访乙烯厂储运联合车间工艺工程师孟飞时,他在废气处理系统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已经连续工作近四个月了。 因为乙烯厂储运联合车间常压罐区11台储罐废气经收集后焚烧处理,CEB-1200燃烧网故障率高,维护费用较高,资源浪费大。为实现降本增效,车间决定对废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将常压废气引入乙烯二联合车间裂解炉作为燃料气使用,这样可以节省运行及原料回收费用200余万元。 为了顺利完成这个项目,孟飞真是绞尽脑汁操碎心。从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现场对接到完工后的投用,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但孟飞始终沉着应对。 在停备CEB-1200时,为保障生产平稳、安全环保受控,孟飞和同事们一起反复研究停备方案,精心操作,稳步推进。项目施工期间,孟飞早出晚归,在施工现场督促解决各类问题。 今年4月,常压储罐废气引入乙烯二联合车间裂解炉,燃料气回收系统一次性投用成功,孟飞总算松了一口气。他说:“项目自开工以来,遇到施工人员紧张、疫情等不利因素,现在终于顺利投入,总算有所收获。” 该项目投用近5个月来,常全压装置现场VOCs(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为零,达到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常压尾气送乙烯二联合裂解炉处理,每年预计降本增效300余万元。 已有14年工龄的孟飞始终“勤”字当头。他说:“工作中我坚信,只要勤动手、多动脑,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次废气处理系统改造,我之前学的现场流程都派上了用场,施工过程也非常顺利。所以,平时多学习、多积累,能够学以致用,真的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7月,孟飞被评为乙烯厂提质增效明星,荣誉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努力。冬去春来,他用勤劳赞美青春;寒消暑长,他用责任诠释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