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持续发力”是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结束时戴厚良董事长讲话的主题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石化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及如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等方面,记者采访了石化公司科技信息处副处长张四清。 
张四清说,科技信息处深入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及任立新总经理的要求,坚决执行落实会议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石化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石化公司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和能力方面差距明显。 按照公司炼化业务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针对自身短板,我们将加快科技项目实施应用,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具体措施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双序列改革为主导,加快建立促进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研究院改革专业技术序列岗位选聘制度,建立并完善公开招聘项目经理、“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的公平竞争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人员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挂钩,激发创新活力。 2.创新科技管理模式,健全项目经理负责制。赋予项目经理项目组织实施权和考核权。建立多层级技术委员会审核机制,赋予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方案决定权,强化科研实施过程的技术把关。 3.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公司科技竞争力。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服务公司科技创效和高质量发展。开展核心装置、生产线、关键设备运行攻关,保证安稳长运行,今年明确了28项科技攻关项目。注重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研究低成本、清洁化生产技术,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和新产品开发。本年度开发生产发泡聚丙烯EPP0723等7个新产品。 4.完善科技交流合作机制,坚持开放合作搞科研。加大对研究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两个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落实“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和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专业技术公司、催化剂公司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和公司两级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合作,构建富有活力的开放创新态势。 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集团公司确定独山子石化公司为“十四五”“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企业,后期信息化工作要以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智能炼厂的技术框架下,紧密围绕“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将数字化转型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全面支持和推动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数据和技术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为公司治理能力提升提供较低成本的技术支撑,为公司具备跨组织、跨业务领域协同治理方面提供技术保障。依照集团公司和炼化分公司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相关要求,结合独山子石化的信息化工作目标,公司明确了以下四个重点建设方向。 1.智能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广泛应用。引入分子炼油技术,建立原油快评,构建面向单元操作的分子组成模型库,实现与先进控制、在线优化等系统的集成,建立油品调和/分离模型、化学转化模型、性质预测模型等,与RTO、APC、计划、调度智能交互,实现公司高效精准的石油加工过程优化。在现有安全环保应用系统的基础上,重点通过视频和图像智能识别与分析技术的应用提升安全环保管控水平。结合物联网平台完善开展数据综合应用,实现关键节点的智能识别与报警联动。应用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库、风险和隐患数据库,开展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为生产安全提供预警和指导。 2.推进企业产品链智能化。计划、调度、监控、分析协同,推动企业生产向高效、协同转变,重点打造计划优化、生产监控、工艺分析、用能优化、安全管控五个一体化,实现各业务数据在系统间的自动流动。集成炼油销售、化工销售的市场和流向数据,打通销售和生产全业务链。 3.加强资产链智能化创新。深化设备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提高设备基础管理水平,建立关键设备数据分析与智能诊断系统,自动生成检修维护计划。按照“医生+护士”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模式要求,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合理确定设备维护策略,保障装置平稳运行。 4.打造技术先进的基础平台。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据集成等技术的深入应用,横向打通系统间的壁垒,纵向贯通业务链条。以统建系统为主干,全面完成数据集成,形成公司统一数据资产库,建立中间集成台,为最终实现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价值链环节的一体化运作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