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幸福生活美如画

时间:2020-10-13 15:44:19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记者 李志强 通讯员 徐健鹏

进入9月,泽普金湖杨5A级国家森林公园里的胡杨进入最佳观赏期,图如普·艾海提驾驶着旅游观光车,热情地提醒客人拿好手机,注意安全。

以前,尽管玉吉米勒克村距离景区只有3公里,但很多村民宁愿待在家里过穷日子,也不愿出门打工去“丢人”。但自从独山子石化公司包村定点扶贫玉吉米勒克村以后,村民的思想逐渐得到转变,纷纷走出家门主动就业、积极创业,大家的生活就像“金湖杨”景区的风景一样变得美如画。

精神扶贫到根  增强致富信心

泽普县奎依巴格乡玉吉米勒克村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缺乏技术支撑,林果业管理粗放,农产品产量低、品质差,群众收入微薄,是典型的偏远贫困村,也是全县深度贫困村之一。

独石化驻村工作队对全村贫困家庭的贫困情况、就业情况进行深入摸底,精确掌握贫困家庭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建立了贫困家庭就业台账,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工作队大力宣传扶贫政策和扶志扶智措施,积极消除“精神贫困”,引导贫困村民从“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艾散·阿伍提萌生了致富的念头,但是“干什么、怎么干”让他一筹莫展。2016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同志鼓励他养牛,并帮他申请政府无息贷款5万元买了两头牛,还帮他建设养殖棚圈、购买饲料等。

如今,艾散·阿伍提家的牛存栏量已达到15头,他还带领其他5户村民一起养殖,年户均增收5万多元。

独石化驻村工作队坚持把贫困户安全住房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保障,独石化先后投入500多万元专项资金,为脱贫攻坚、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提供资金保障,促进村委会各项工作和活动正常开展。村里先后修建了村民宴会厅、 理发店、群众活动中心、防洪渠桥梁等,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硬化村级道路9公里,实现了水、电、路、电视户户通。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目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夜幕低垂,凉风习习。89岁高龄的麦皮斯·麦如普坐在自家门前,捻着胡须,笑眯眯地看着几个孩子在路灯下玩耍。

老人去年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富民安居房,告别了喝水难、如厕难的生活。“以前没有电,天一黑村里就见不到人影了;现在,孩子们要叫几遍才回家。”老人笑着说。

一村一产业  一户一项目

玉吉米勒克村地处叶尔羌河冲积扇边缘,植被覆盖率高。依托这一独特的资源,独石化驻村工作队动员群众大力发展畜禽养殖,麦力卡·卖卖提家靠养殖13头骆驼实现了脱贫。

但是,2018年,麦力卡·卖卖提家发生变故,家中失去了养殖骆驼的能力,13只骆驼被低价出售。加之麦力卡·卖卖提家耕地较少,没有其他收入,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家庭积蓄所剩无几,又陷入了贫困。

工作队为麦力卡·卖卖提修建了牛羊养殖棚,利用国家政策性补贴帮她购买了3头牛和3只羊,还帮她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核桃,给她的儿媳妇介绍工作。

2019年8月,麦力卡·卖卖提家再次实现脱贫。她激动地说:“工作队像我的家人一样,经常帮我干活儿,谢谢他们!”

独石化驻村工作队按照“一村一产业,一户一项目”的思路,把贫困户链接到产业链上,确保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核桃、红枣是这个村的林果特色产业,占每户总收入的50%。经过工作队牵线搭桥,独山子石化、独山子区广大职工群众每年都会认购几十吨核桃、红枣,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十几万元。

目前,玉吉米勒克村牲畜棚圈建设项目使180户村民受益,禽舍建设项目114户村民受益,鸡苗项目115户村民受益,通过发展畜禽养殖人均每年增收700元左右。村里还实现了庭院有“一畦菜、一架葡萄、一座棚圈”,庭院经济项目使157户受益,每个贫困户年增收500元。

独石化驻村工作队以妇女和年轻人为抓手,积极引导“三新”活动,促进现代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以中青年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裁缝、钢筋工、砌筑工以及畜牧养殖、林果业种植等就业培训,提升脱贫技能。

工作队充分利用地委实施的“十大工程”和“7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贫困户主动就业和自主创业。2019年,实现就业475人,增加就业收入2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提高1900元左右。

拓宽就业渠道  摘掉“穷”帽子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玉吉米勒克村村民以前总以外出打工为耻,独石化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使他们彻底改变了观念。工作队队长斯坎达尔·司马义告诉村民:“打工不丢人,不好好干活儿、过不上好日子才丢人。”

温且古丽·阿卜杜喀迪尔是金湖杨国家5A级景区的一名清洁工。刚工作时,因为觉得打扫卫生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总是躲躲藏藏,羞于见人。如今,她可不这么认为了,不仅干活儿勤恳认真,待人也是落落大方,受到了景区管理人员的称赞。

温且古丽·阿卜杜喀迪尔说:“靠劳动挣钱,我觉得很光荣。现在,我一个月能挣1000元,还不耽误干家里的活儿,我太高兴了。”目前,玉吉米勒克村有30多人在景区从事售票、餐饮、司机、清洁、保安等工作,旅游旺季人均月收入1500元。

独石化驻村工作队围绕“旅游+就业+贫困户”,利用金湖杨5A级景区建设、易地搬迁等机会,出资建成小型工厂,引导贫困村民加入手工艺加工合作社,进行地毯、挂毯编织、服装缝纫、镶边等工作,带动30户贫困家庭就业,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不仅促进农民增收,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独石化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对有发展意愿的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提高技能水平。依托县域企业促劳动力转移,密切关注县域内各企业用工信息,主动为企业和群众牵线搭桥,实现了劳动力成功转移。在村内工程项目建设、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建设、周边乡村建设中,实现部分村民就近就地务工。积极搜集周边县区安排保安、协警、服务等行业人员就业信息,瞄准沿海企业促劳动力转移。

经过工作队一棒接一棒加油干,玉吉米勒克村全村人均收入从2015年不足6500元达到2019年的9400余元,2018 年该村已经达到整体退出贫困村条件,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9月21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在《学习时报》刊发署名文章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石油力量》。独山子石化公司始终把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以滴水石穿的韧劲、九牛爬坡的拼劲,为实现精准脱贫而不遗余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