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用执着承载梦想 用匠心赢得未来

时间:2020-11-27 09:54:17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记者 马晓娟

2017年,记者在采写转岗第一人贾哲时,贾哲曾提到她的师傅张国栋。当时,张国栋还是乙烯厂乙烯一联合车间工艺四值班的班长。贾哲说,张国栋是一个工作踏实细致、淡泊名利的人,在他眼里,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公平的,如果你没有得到想得到的东西,证明你做得还不够好。从师傅身上,她学到了一种“把一件事情坚持做到最好”的工匠精神。

时隔三年,张国栋匠心依旧,劳有所获。谈起师傅当选劳模时,贾哲高兴地说:“我师傅真是实至名归。”

好事连连 压力大增

张国栋今年31岁, 2010年8月参加工作,半年后便提前取得装置外操上岗证,后来又从外操转到内操,2015年6月担任乙烯一联合车间裂解装置班长。

班长职务虽小,但对张国栋来说,却是一个拐点。当外操时,他基本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着把安排的活儿干好。当了内操后,他开始关注工艺技术,主动了解装置有哪些瓶颈。当班长后,他不仅要带头做好表率,还要考虑人员管理、奖金分配等琐碎的事务。那时,因为要快速熟悉和理顺一些事务,常常晚上都睡不好觉。

经过5年班长的历练,2020年,张国栋从量的积累开始了质的飞跃——

他先是从班长升至车间副值班长,10月份又从副值班长竞聘为裂解工艺工程师,同时,还当选了公司劳模。另外,媳妇在8月份给他生了二胎女儿,让他儿女双全,真是喜事连连。但这些在外人看来一堆堆的好事,在张国栋看来,喜悦的同时更是压力。

张国栋说,从当副值班长开始,便一下感觉时间不够用了。现在更是这样,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了,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心无杂念 尽心竭力

竞聘成为裂解工艺工程师后,张国栋开始负责一些具体的项目。担子重了,要学习的东西也更多了,每天早出晚归,感觉没有可以停下来的时候。

虽然任裂解工艺工程师不到3个月,但张国栋感到,作为工程师,解决问题是关键。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必须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于是,他暗暗给自己鼓劲,立下“不断学习,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要求。

任裂解工艺工程师后,由于不断接触各种生产信息、先进技术、管理要求、设计理念等,和各个部门打交道,张国栋的视野不断开阔,更多的平台和资源让张国栋有了一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冲动。压力变为动力,不断激发他的潜能,让他想去为装置做些什么。

他说:“以前当班长的时候,一件小事就会让我睡不着觉、焦虑,现在,每天都很忙,有很多事等着你去解决,反而让我心态平和了。现在每天下班前,不论多晚,我都会把当天没干完的活儿全部列出来,按照轻重缓急排序,一件一件去解决。”

“对工作心无杂念,尽心尽力”“工作踏实,人实在”是车间班组同事对张国栋的一致评价。

参加工作以来,给他分配的活儿,无论是否好干,他从来不推脱、不抱怨,而是尽心尽力去把它干好,干活儿从不缩水打折扣,从不计较回报。

对此,张国栋表示,干好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是本分,毋庸置疑。每一份付出都是提升自身水平的量的积累,只有积累的操作经验多了,才能有自身质的飞跃。

张国栋自小就很崇拜那些能把一项细小的活儿干到极致、干出超凡水平的人。比如那些给别人称东西,一把抓下去,就能抓到准确无误的斤两、丝毫不差的人。他认为,这样的人最值得尊敬,因为他们把普通的工作干出了高水平,干出了高境界,在他眼里,这样的人堪称能人。

张国栋说:“我们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要想把普通的工作干好,就要有一种工匠精神,我希望成为那样的人。”

在同事们眼里,张国栋爱操心、干活儿让人放心。他把车间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不管走到哪儿,只要看见现场有螺丝没上好,就过去把它上好;看到现场有垃圾,就顺手把它捡走;看到炉门没关紧,就过去把它关紧,从来不会因为距离比较远或者不是自己的活儿就视而不见。

每台炉子的观火孔都有一个卡环,有的人随手一关,有时候卡环可能就没有扣上。张国栋巡检的时候,只要看到卡环没有扣上的,不管多远,他都会过去把它扣好。他说,如果不关好关火孔,空气进去会增加炉子的能耗,还有可能因为吸进去的冷空气与炉内温差较大,时间长了会造成炉腔破裂。


总结得失 努力成长

2019年大修时,张国栋负责炉管更换项目。炉子的文丘里管是厂家发过来的新管,每根文丘里管上都标有钢印方向箭头,显示物料的流向。虽然每次安装前,他都会向施工人员、监护人员说明怎么看方向,检查确认后再在每个管上标注一下物料方向。但是,施工到最后,所有文丘里管都快焊完了,一位焊接师傅却发现管子上的钢印箭头与确认标注的物料方向箭头不一致。当时,大家一下子就很紧张,96个文丘里管,焊接不容易,如果真有问题,那可是个大麻烦。

装文丘里管的目的是加快物料的流动速度,相当于给物料加速。如果装反了,进入炉管的物料速度有可能会非常慢,炉管很快就会结焦。

但立刻割开检查也不可能。为了确认清楚,他们就找了测厚仪一根一根进行检测。因为文丘里管的壁厚上下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测厚来鉴别方向。通过测厚,发现没有问题,是一场虚惊。

还有一次,也是在焊文丘里管时,因为是氩弧焊,炉管上下要充氩气保护,管子割开以后,上下都要塞入水溶纸把管子塞严,塞严以后再充氩气保护。由于文丘里管比较细,开工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水溶纸没有被溶掉,而是变成一个疙瘩堵在里面(通过现场压力表可以看出来)。张国栋非常着急:万一文丘里管堵住了咋办?如果堵了,是不是还得把炉子停下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焦虑的情绪在张国栋的脑海里来回翻腾。

后来,随着炉温渐渐升高,水溶纸被碳化,经过敲击后,炉管通了,避免了停炉。张国栋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张国栋当内操的时候,有一次,8号炉子调节阀对应的冲刷漏了,导致汽包液位越来越低,阀门越开越大。他感觉不对,找人去现场查看,说是阀漏了。那是他当内操后第一次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很紧张。后来装置工程师到现场,给出一个调整指令,需要在DCS画面上点一个开关。张国栋爽快地答应后,翻开画面就要点。需要调节的是8号炉,然而他翻开的却是1号炉的画面,就在快要点的时候,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打开的是1号炉,立刻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当时点了,麻烦可能就大了。

虽然只是一场虚惊,但他还是深感后怕。

这几次虚惊事件,让张国栋反省很多,也收获很多。他总结说,在任何一项重要操作前,都必须思虑周全、小心谨慎,检查检查再检查,确认确认再确认。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是自己承担不起的后果。


严于律己 稳步前行

一年冬季的一天,雾很大,张国栋带着一个徒弟在擦泵。徒弟的近视眼镜上起雾了,看不清东西,转头的时候没注意,把头磕到了机泵的角上。虽然磕得并不严重,但张国栋却很内疚,他觉得是自己没有将安全事项给徒弟叮嘱到位。

从那以后,他要求自己,只要带员工出去干活儿,无论是否是新员工,无论他们是否知晓,都要将所有的安全注意事项不厌其烦地讲解提示到位。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每天上班都要讲很多话,导致下班回到家一句话都懒得再说。于是,这个上班时在同事眼里开朗的“话痨”,回到家,在媳妇眼里却是个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的“无语君”。

张国栋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劳模,不但要能干,而且要会干、高效地干,要学会创新,要有高度的主人翁意识,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