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青春在淬炼中闪光——记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蒋鹏飞

时间:2020-12-29 10:18:17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文/通讯员 王玉娇 图/特约记者 常国敬


春秋十二载,弹指一挥间。12年前,蒋鹏飞由新疆大学毕业,成为乙烯一联合车间的一名员工。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他就参加了百万吨乙烯后期建设。12年后,他成为这里的“掌门人”。

12年扎根一线

成为行业专家


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蒋鹏飞始终扎根生产一线,勤学技术,刻苦研究,在短短的两年内,熟练掌握了全装置生产技术,对车间各装置的“脾气”和“性格”了如指掌,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行家里手。

刚到车间时,蒋鹏飞的学习秘诀是一边背诵一边认识装置零部件,对背过的东西他一定要想办法见到、摸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之余也不放松,练就了“熟记规章一口清,技术业务一手精”的本领,成为乙烯一联合车间裂解装置工艺工程师。

说起蒋鹏飞这些年的成绩,车间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他积极参与乙烯核心装置生产技术科技攻关,在生产技术应用和攻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2015年大检修中,他带头开展乙烯装置开停车过程优化技术研究。那时候,他就深刻认识到,生产车间除了在多生产高质量产品上下功夫外,还应该注重装置的节能减排。蒋鹏飞利用25天时间,修改了十多次,最终做出了一套节能减排方案,在装置停工期间,火炬实际排放量较2011年减少约80%,开工期间减少96%。

“100万吨乙烯装置如果能够实现节能减排,那省下的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蒋鹏飞看着这个自己曾经参与建设过的工程,像看着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孩子”,心中依旧充满激情。他看着100万吨乙烯装置说:“我要想办法优化工艺。”

说干就干,蒋鹏飞带头组织实施了100万吨乙烯装置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他查阅了100万吨乙烯装置生产运行中出现过的问题,与车间技术骨干一同研究解决方法,在达到节能减排的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这个“老朋友”的性能,确保安全生产。经过改造,“老装置”焕发出新生机,蒋鹏飞因此获得了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同时,蒋鹏飞组织的降低乙烯一联合装置能耗攻关,使能耗大幅降低,连续多年被评为乙烯行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蒋鹏飞凭着脚踏实地和长期的技术积累,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成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技术能手。


12年苦心经营

节支创效过亿


2012年,蒋鹏飞负责新增轻烃汽化器技措改造项目。

从接到任务开始,蒋鹏飞就没睡过一个好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在改造的过程中,除了完成既定任务,他认真钻研节能方法,最终实现裂解原料向轻质化转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节能降耗,为企业增效8200万余元。在编制百万吨乙烯开停工优化方案时,蒋鹏飞连续20多天没回家,查阅了大量资料,实行的低火炬开停工排放操作,与之前相比减少开停工物料损失7000余吨,直接经济效益达到2000万元。同年,他配合编写的《100万吨乙烯装置开停工优化》的科技成果,获得石化公司级科技成果奖。

2018年,担任乙烯一联合车间主管生产的副主任以后,蒋鹏飞加快了技术改造的步伐。他采用一系列技术优化措施,使裂解炉热效率大幅提高,最高运行周期达到103天,创历史最好水平。蒋鹏飞说:“对于我们生产车间来讲,其实安全才是最大的效益,只有保住了安全,其他的才有意义。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对于他来讲,不管是实行哪项技术改造,都要首先确保安全生产。

蒋鹏飞针对循环水换热器陆续出现泄漏等装置难点问题,和车间专家组成员深入研究分析,通过查询原始设计资料和论文资料、收集数据与专家会诊,制定出合理的隐患整改措施,成功解决制约生产瓶颈的疑难问题,使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持续保持在中石油前列,装置运行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他也获得了“石化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乙烯厂检修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2年用心优化

促进绿色发展


“轻烃裂解炉进料调节阀鼠笼经常发生堵塞,严重干扰生产计划,这可怎么办?”蒋鹏飞看到这个隐患,主动请战,组织技术攻关,利用原料协同效应,用石脑油对轻烃调节阀进行冲洗,实现了轻烃调节阀在线清洗,消除了调节阀堵塞隐患。

在此之后,蒋鹏飞又组织实施裂解8台炉无备用炉的运行优化模式改进、改造轻烃汽化系统、实施3台轻烃炉运行等一系列减能增效的运行措施,建立了数据库模型,配合并组织实施裂解炉对流段清洗、裂解炉特护攻关,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完成来8台裂解炉的烧嘴改造工作,实现环保达标排放。

“石化行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党中央的要求,新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蒋鹏飞说。自从2019年实施乙烯优化调整项目,车间用6个月时间新建了一台裂解炉,创同类装置建设周期新纪录,也一跃成为全国产能最大的乙烯装置。而每一次项目的优化调整,蒋鹏飞都要考虑到绿色发展。

蒋鹏飞组织编制新区乙烯开停工优化方案时,每天关注施工项目进度,有问题及时组织车间专家团队和扩建项目小组讨论、解决,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按节点完成,最终实现了开工过程的低火炬排放,火炬排放较2015年降低198吨,实现了环保绿色的目标。蒋鹏飞也被评为“集团公司节能节水先进个人”。


12年初心不改

彰显党员本色


每当车间要担当急难险重任务时,蒋鹏飞总是冲得上、顶得住、干得好。装置开停工、大检修等关键时期,他都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先后完成重点任务30余次。“在车间,不管是谁家有困难,蒋鹏飞都会主动地帮助大家。”车间员工王迎波说。逢年过节,蒋鹏飞就带着慰问品到宿舍看望大家。刚开始,大家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心事还不好意思对蒋鹏飞说,但是久而久之,大家就把蒋鹏飞当成了大哥哥,有什么事情都会主动告诉他。

今年9月份,车间员工白涛涛的爱人快到预产期了,而他正在为参赛集中封闭培训,脱不开身。蒋鹏飞知道后,告诉白涛涛安心复习,家里的事车间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忙。他及时通知车间女工去看望并照顾白涛涛的爱人,尽力让白涛涛没有后顾之忧。

在这12年的工作中,蒋鹏飞为员工解决的困难不计其数。尤其今年,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蒋鹏飞连续在车间工作30天。疫情防控工作逐步稳定后,蒋鹏飞严格按照乙烯厂的各项要求,提前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制定了详细的任务清单,对每天需要做的工作列出明细,责任到人,进行销项管理,确保复工复产工作顺利进行。


12年辛勤耕耘

结出累累硕果


做奉献、传帮带,这在蒋鹏飞看来,都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情。参加工作12年来,他连续5个春节没和家人团聚,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他不是在现场坚守,就是在车间随时准备应急。每逢节假日,他总是主动替班,把回家团聚的机会让给其他同事。蒋鹏飞还无私地把经验技术传授给更多的新员工,利用休班时间讲授专业知识200余场次,先后带出徒弟10余人,都是车间的主力干将、优秀工程师。

自从担任车间主任以来,蒋鹏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严格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才能为员工谋取更大的福利。他通过乙烯厂“四化”管理的基础平台,进一步规范工作标准化程序,针对检修维修项目工作严格按工作模板实施界面交接,车间所有的生产变动和施工项目均按照预约、审批同意后执行标准程序,所有针对班组的工作均按照工作督查的书面化程序下发执行和闭环,树立和培养了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工“做事按程序、操作按规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人才,是实现车间创新发展的坚实保障。”蒋鹏飞说。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这些年来,他创建“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带领张乐、万家川等人围绕生产难题,发挥创新作用;精准实施重点骨干人才差异化培训和分类分级培训,20余人达到多装置顶岗水平。在他的带领下,目前车间有集团公司、公司两级技能专家3人,公司级技术专家3人,厂级技术专家4人。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乙烯装置技能大赛中,杨志飞、洪琨2名选手包揽金牌,夺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同时,乙烯一联合车间取得了乙烯燃动能耗在全国同行业企业里排名第一的良好业绩。车间也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基层建设“千队示范工程”示范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百家标杆单位、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集团公司安全先进基层站(队)等多项荣誉。蒋鹏飞被集团公司评为质量管理先进个人。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仍需奋力拼搏。如今,蒋鹏飞在百万吨乙烯装置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正所谓:

数载苦练基本功,

不负韶华扶摇上。

潜心改造创佳绩,

砥砺前行谱新篇。

赤子之心甘铺垫,

乘风破浪立新功。

带领员工共奋斗,

共保安全创效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