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之所以说老生常谈,是因为有时减负减得不彻底、留尾巴,甚至越减越“富”。比如,工作至深夜的加班族越来越多,要填写的报表越来越多,会议越来越多……
今年被中央定为“基层减负年”,目的是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进一步释放基层活力。
如何扎扎实实做好减负工作,公司管理层给出了方法。
对于管理者而言,减负工作要从三方面抓起。
转变思想观念。执行者并非管理者的一枚棋子,而是并肩完成任务的伙伴、战友。为基层减负就是助推工作顺利开展,管理者更多的应该是指导、帮助,同心同德才能赢得凯旋。
转变工作作风。作风建设既是形象更是力量,扎实的工作作风是减负的有力保障。比如,电话沟通固然方便,但深入现场才能全面掌握实情,减少频繁对接带来的负担;开会为了解决问题,但频繁开、低效率,就是形式主义,就会增加负担。
转变工作方式。加强顶层设计,各级领导干部要敢啃硬、敢拍板、敢负责,杜绝“责任甩锅”。同时,要从制度层面规范管理,既要厘清职责,又要打破藩篱,共享信息,统一步调。利用门户网页、绩效一体化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切实减负提效。
与此同时,执行者也承担着重要的减负任务。
强化责任担当。正是由于某些工作出现“等靠要”、推诿扯皮、责任不落实等状况,管理者反复安排,执行者反复落实,负担由此而生。解铃还须系铃人,减负还要从提高执行力开始。
提升工作质量。一些工作报告,既可以分析解决问题,还可以作为培训课件,一举两得。但如果编制不认真、质量不高,就要多次返工,偷懒减掉一个小负担,却增加一个大负担。
总之,减负需要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共同努力,最终效果取决于我们每位员工的思想和行动。越减越轻,全员受益;越减越“富”,全员受累。受益还是受累,请做出你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