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显眼的招牌,没有华丽的装修,只有干净整洁的环境和摆放整齐的桌椅板凳。 虽然店铺隐于闹市,但每天客似云来。 这就是位于奎河路上的冯氏早餐店。 
包子皮发黄 天天却卖光 锅盖一揭开,随着热腾腾的蒸汽,包子的香味扑面而来。一顾客高声喊道:“老板,来10个韭菜肉包子。” 清晨六七点,冯氏早餐店迎来了第一波高峰时段。 只个把小时,30多笼包子就售卖一空。“包子皮薄馅多,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口感鲜美。”一位顾客说道。 冯氏早餐店的老板是一对夫妇,小店以妻子冯彦丽的姓氏取名。 冯彦丽来自乌苏,爱人何仲仲祖籍甘肃,两人在独山子相识,于2003年结婚。因为冯彦丽有饺子餐饮店的工作经验,夫妻俩在2009年开了这家早餐店。 冯氏早餐店主要经营包子、油条、鸡蛋、糊糊、豆浆。每天凌晨4点夫妻俩就开始忙碌起来,揉面、调馅、包包子、蒸包子、炸油条,一干就是14年。 他们家的包子有个特点,就是包子皮略带淡黄色。原来这是夫妻俩坚持用老面团发酵的原因。冯彦丽说:“老面沉淀的时间越长,包子皮越有嚼劲,面香味也更浓郁。虽然包子皮有点发黄,但是无任何添加剂,让人放心。”“不管卖啥,质量好才是硬道理。” 对于包子的口感,夫妻俩有他们独特的理念。首先食材一定要精选,货比三家选择最新鲜的食材,保证包子的口感。肉馅必须是纯手工剁出来的,这样的肉馅才富有弹性,口感更佳。何仲仲自豪地说:“我们店的包子每天都会卖光,不会剩下,这是顾客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小城有温度 心中存感激 冯彦丽和何仲仲做人做事实在,只求一份心安,不图赚大钱。这样简单淳朴的经营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顾客的信赖。顾客有每天都来的老顾客,有口口相传前来的新顾客,还有克拉玛依、奎屯、乌苏等周边地区的客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内地游客慕名前来品尝夫妻俩的手艺。 马先生是这家早餐店的常客,进入早餐店就像进自家厨房一样。他说:“这里有家的味道,环境干净,服务态度也好,我们都吃惯了,跟老板也都像一家人。”有一次马先生还没到店,但店里包子卖完了,何仲仲赶紧给马先生打电话让他别白跑一趟,这件事马先生一直记得。 早餐店经营至今,除了每年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夫妻俩从未休息过。“也有累到不想干的时候,但是就像抛弃自己的孩子一样舍不得。想到顾客能在我这里吃上一天里的第一口热乎饭,我就坚持了下来。”冯彦丽说。 早餐店开了14年,店内的装修没有太大变化,虽没有响亮的店名和招牌,但每天准时升起的烟火气和多年不变的味道成了顾客们的偏爱。 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记者:“能够发展到今天,也多亏街坊邻居帮忙,大家都很热情。”“我们在独山子创业扎根,就是因为这个城市有爱有温度,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2021年,独山子区政府对店门前的奎河路进行了拓宽修整,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广大商户都看到了独山子更美好的发展前景。冯彦丽说:“我们要心存感激,勤勤恳恳守好店,让更多人吃上放心美味的早餐,这也是我们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