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花店是很多女性的梦想。 潘蕾说,自己是幸运的,7年前,她实现了这个梦想。 ↓ 潘蕾(右)和顾客交流。 
及时止损搬新址 潘蕾的花店名叫“花生活”,位于文化宫东面。 “向日葵花束代表阳光、希望,寓意给大家带来正能量;粉玫瑰花束代表温暖和友谊,传递温馨和甜蜜之意……” 10月3日,记者一走进店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束束绚丽多彩的鲜花和包装好的花束,花朵的芳香弥漫在整个花店,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潘蕾正在给顾客介绍各式花束。 潘蕾,一个乌鲁木齐女孩,2003年来到独山子求学,2009年成家后便在独山子扎下了根。潘蕾曾经在商场工作过几年,并且晋升到了管理岗位。为了照顾孩子,她辞去了工作。孩子稍大一点儿,潘蕾准备从零开始,干自己喜欢的事。 2017年,她在文化宫南面开了间花店,由于经验不足和位置不佳,投入的资金赔了一大半。为了及时止损,她把店搬到了文化宫东面,这里的位置比较显眼,周围的商铺也多,人气旺,花店生意慢慢好了起来。 从最初的不善经营到现在的有稳定订单,她有过迷茫和困惑,但同时也收获了一批喜欢、支持她的顾客。 潘蕾说:“很多人用鲜花表达倾慕、感激、道歉、祝福,我和花店一起见证了。每当得到顾客的认可,我就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懂得了坚持的意义。” 小小花店故事多 以花为媒,小小花店演绎着与爱有关的故事。 有一年七夕节,一位70岁的老人到店里为老伴选花。老人看得很认真,问得很仔细,最终选定了价格偏贵的永生玫瑰花,代表自己会一直守护在心爱人身边、不离不弃。老人叮嘱潘蕾要包装得好看些。 可老人离店一个多小时后又捧着花回来了,而且老伴也一起来了——他们要退花。 原来,老人是环卫工人,老伴觉得他挣钱不容易,给自己买那么贵的花,就“很生气”,坚决要把花退了。在两人的争论中,潘蕾感受到的是两人对彼此的在乎。这打动了潘蕾,她同意了退花的要求。两位老人觉得潘蕾人很好,又重新选了一束两人都满意的花。 还有一次,母亲节,一名小朋友满心欢喜地到店里为妈妈买花。他把每种自己觉得好看的花都选了一支,可是他不知道带的钱不够。潘蕾没有把事实告诉小朋友,而是做成了那笔生意。她认为很多东西是不能够用钱来衡量的,虽然亏了点钱,但她觉得自己保住了孩子对妈妈的孝心。 花已经是潘蕾生活的一部分。她说,花最大的魅力是与它在一起时人是平静的,它会让你慢下来,去观察周围一切细微的事物,不辜负每一份小美好。 拓宽视野找灵感 没有谁的创业是容易的。作为一名花艺师,潘蕾用心满足顾客的要求,设计出一款款适合收花人的花礼。在制作花礼的过程中,潘蕾不是单纯地运用花材,而是与顾客交流,根据收花人的性格特点及对花、色的喜好,加入自己的创意,更好地表达送花人的情感。 潘蕾说:“想要经营好花店,首先需要保证鲜花的品质,其次要不断提升顾客的体验感,还有就是花艺师的审美和技术,三者缺一不可。” 这几年,潘蕾四处拜师学艺、找花材,看各种艺术展寻找灵感,去北京、上海、成都、昆明等地学习观摩,拓宽视野,启发思路。 三八妇女节、母亲节、七夕,都是店里最忙的时候。潘蕾连轴转40个小时不停歇,提前一周备货理花,节日前一天熬夜制作顾客定制的花礼,当天及时回复各个平台上的信息,同时还要接待到店顾客,再依据近200单花束的花材用量、包装款式及配送时间,准确地安排花艺师制作、检查、出单,这是一项庞杂且艰巨的任务。7年来,潘蕾实现了及时出单零出错。 “相框花束”属于潘蕾的自创,灵感来自装饰画。她将花束固定在画框中,可以悬挂在墙面上,既保存了一份美好,又起到了装饰作用,一经推出便受到欢迎。 她告诉记者:“我们花艺人就是要不断更新技艺,学习技能,提高审美水平,积累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质,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顾客需求。” 如今,潘蕾与多家商场、酒店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承接花艺沙龙装饰等活动。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潘蕾的事业蒸蒸日上,一路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