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在区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院墙附近,市民王金洲发现了一只外形酷似“花猫”、性格却极其凶猛的小动物。当王金洲把它送往区自然资源局救治时,工作人员查看,发现它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兔狲。
2月14日,记者来到独山子城区最东面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见到了第一时间发现这只兔狲并给与救助的王金洲,他是在这里工作的值班车司机。
据王金洲介绍,前一天,他从车库出来,看到场里的狗在围墙外边叫边围追一只小动物,被追的小动物蜷缩着身体,跑不掉了。
“当时我看到狗围着像猫一样的东西在叫,我把狗撵走了以后,抱起来一看,发现这只动物身上有斑纹,不像是猫。我就把它抱到办公室,与相关单位取得了联系。”
区自然资源局林业监理站站长孙卫东立刻带人赶往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经确认,这只“花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兔狲。
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立即对它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它的瞳孔反应良好,精神警觉性也好。我们在喂食一些肉食的时候,发现它有进食的现象,说明它的消化系统和精神状态比较好,是一只健康的兔狲。”
随后,王金洲和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到野外将这只兔狲放生,让它重返大自然。
兔狲目前在我国的数量十分稀少,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渐危物种。
兔狲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夜行性动物,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