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小城

爱在晚霞更绚烂

时间:2021-01-15 10:49:29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记者 同毓梅 通讯员 阿力米娜·麦麦提

2020年12月29日,独山子至信爱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养老院)收到克市卫健委消息,院长张华被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光荣称号。

很快,消息在养老院传开。养老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纷纷向张华表示祝贺。一位老人说:“俺这闺女真好!真不易啊!”


老人来了不想走


独山子养老院始建于2009年7月。养老院一开业,便出现了一床难求的局面。

为什么?

因为独山子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当时,人民医院派张华到国内多地考察。回到独山子,张华又结合独山子实际,依托人民医院的优势资源,率先实施了护理保健医院化、床旁急救专业化、品质服务健康养老的“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比全国其他各地实施的“医养结合”模式早了4年。

2014年11月,新区养老院开业运营,张华又带领工作人员开启了为高龄老人、半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提供全程陪护和医疗养老服务项目,做到让入院老人“一人一策”“一人一档”,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让每一位老人的晚年生活都过得有尊严、有质量。

与此同时,张华定期组织护工开展专业护理技能培训,每两年组织一次技能比武。目前,养老院有一支41人组成的优秀养老护理团队。

2017年,克拉玛依市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独山子养老院选派了6名队员参加比赛,一人获二等奖,两人获三等奖。

2017年6月和8月,对照国家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120项内容,市民政局组织全市四家养老机构开展检查评比活动,独山子养老院在检查中排名第一,获得检查组专家好评。

“养老服务虽然方法很多,但贴心、适合最重要。多年的实际检验表明,‘医养结合’的养老生活方式降低了老人在突发急病时得不到及时救治的风险,而且也延长了老人寿命,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张华说。

有一年过春节,养老院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吃蛋糕时不小心被噎住了,当时老人就面色青紫,大小便失禁。张华发现后,立即抱住老人,用余气冲击法,将食物从老人的口中取出,救了老人一命。事后,老人的儿女说:“幸亏老人住进了养老院,这要是在家里,即便是我们在跟前,也不一定能救老人一命,多亏你们专业。”

近几年,养老院根据老人的医疗需求,专为养老院就医的老人开设了绿色通道,实现了不出养老院就可以开药、结算、取药,可远程诊疗,进行中医治疗、康复理疗,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抽血化验,取化验单等等。针对重病老人,张华在养老院设置了“安宁疗护”病房,允许老人子女陪住,为临终老人提供了温馨的服务环境。


养老服务高品质


近几年,凡是到过养老院的人,出门那一刻,都会非常感慨地说,住在里面的老人的确很幸福,他们享受的是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养老院的老人一日三餐均由专业营养师调配,每天饭菜不重样,确保易消化、吸收且有营养。老人的养老院生活起居规律,每周定期有护工给老人洗澡,换洗衣物;一天三顿给老人喂饭;定期给老人做按摩和康复训练,减轻和避勉老人肌肉萎缩;为瘫痪卧床的老人按时翻身、定期做皮肤护理;饭前给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注射胰岛素;每年给老人定期注射各种疫苗。

11年来,养老院的所有房间均按照医院病房的卫生标准进行维护,老人身上、房间没有异味,也未发生一例压疮现象。

养护工作虽然非常琐碎,但护理人员都用真情照顾好每一位老人,让他们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记者有一次到养老院采访,发现每个房门上贴着水果卡片。工作人员说,因为老人记忆力衰退,许多老人记不住自己的房间号码,经常走错或找不到自己的寝室,张华便想出了用水果卡通图片,代替房间号码。于是,养老院的每个房间门上都贴有草莓、香蕉、苹果等让老人容易记住的图案。

85岁的盛永禄是一位孤寡老人,唯一的亲戚(外甥)在奎屯。由于年龄大,加之患有重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在社区和民政局的帮助下,四年前她被送进了养老院。老人入住养老院后,张华怕她不适应,便经常和她聊天,用轮椅推她到室外散心。

有一次,老人看到别的老人有儿女送来的牛奶、水果吃,很伤感失落。

张华看到眼里、记在心里,便把自家的牛奶和水果送给老人。去年老人因病开始长期卧床,严重时,不能排痰。张华看到后,好几次都是自己带着手套为老人抠痰。

去年12月,老人弥留之际,因为身边没有亲人,张华守护了老人整整一夜。老人去世了,她为老人擦身穿衣,妥当安排处理了后事。

去年,养老院接收了一位90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入院时,老人大小便失禁,身体多处都有褥疮。张华找来医生,针对老人病情制定了精细护理方案。张华让护工每天把搭配好的营养食品打碎过滤后,用注射器喂给老人,带领护士一起按时为老人清理疮口。

三个月后,老人在张华等人的精心护理下身体恢复了。

老人的儿子到养老院看到母亲可以坐起来吃饭,说话声音也大了,感激地说:“原想母亲病重可能日子不长了,没想到在你们的护理下身体恢复得这样好,谢谢你们!”


天天都像在过节


记者同事的母亲在养老院养老多年。听同事讲,她母亲自从到了养老院后性格变化特别大,每天爱说爱唱,特别开朗。她说,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养老院组织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

为了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11年来,张华邀请社会各界才艺骨干和健康达人给养老院老人授课。养老院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讲座,天天有游戏。

11年来,养老院举办的春节联欢会、金秋趣味运动会都是老人参与度高、喜爱的活动项目。

只要老人喜欢,唱歌、跳舞、写字、画画、折纸,都会有工作人员陪伴老人一起活动。

两年前,一对乌鲁木齐的夫妇入住养老院。

有人问他们为什么选择独山子养老院,老人说,女儿考察了北疆地区所有养老院,发现独山子的条件和服务最好。

近几年,养老院入住率年年提高,最多时有170多位老人(养老院床位180张)。

为了确保老人在养老院健康快乐生活,养老院根据老人的需求每天安排健康活动。周一游戏日,周二环境卫生日,周三洗澡日,周四健身日,周五伙食日(让能自理老人参与食堂工作),另外还组织老人每月观看一次电影。与此同时,养老院还经常邀请医院的医生为老人答疑解惑,进行心理疏导。

近几年,养老院受到社会各界和红细胞志愿者的高度关注,每逢年节,各单位和社会团体都会到养老院进行慰问演出,为老人做好事。


“我女儿来了……”


工作单调,情感有温度。

11年来,为了让所有入院老人幸福安享晚年,张华把每一位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她带领养老院的护士、护工为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服务,只为那一抹晚霞更加火红、绚烂。

张华曾是独山子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的护士长。

2009年,独山子成立养老院,她服从组织安排,成为养老院的创始人之一。

为老服务11年,张华常说:“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们。做好养老工作,能对社会发展和家庭稳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咱们为老人解难、替儿女尽孝、帮政府分忧,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义不容辞。”

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活动于2020年12月28日揭晓,新疆有46人被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克拉玛依市仅有张华一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从2012年起,在全国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每三年评比表彰一次,目的是激励和动员全社会进一步重视、支持和参与为老服务,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张华说:“服务老人,其实自己的收获最大,收获了老人的信任,收获了老人儿女们的认可和理解,收获了社会的支持和关注,相信我们的为老事业会越来越甜蜜。”


“我女儿来了……”多年来,养老院的老人见到张华经常这样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