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过完,寒假已经过了一半,“双减”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寒假孩子们过得如何?独山子各类培训班的情况又如何呢? 2月7日,记者走访了独山子部分培训机构,发现一些素质类培训已经开课,而学科类补习班却不见踪影。 往年寒假是各个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展拳脚之时,今年却较为平静。按照“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学科类培训。 记者了解到,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退潮”,这个寒假,体育、舞蹈、音乐、书法、口才、手工等素质类培训项目花样繁多,并在春节前出现招生高潮。 


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说:“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孩子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我们增加了舞蹈、美术、书法、声乐、古琴等培训课程,让孩子的兴趣爱好得到较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孩子过一个不一样的寒假。各课程报名的学生都比较多。” 某书法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主要招收6岁以上的孩子,通过控笔训练、基本笔画练习,让孩子逐步了解书法并爱上书法艺术。“在寒假里,我们开设练习课程,主要是培养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写一笔好字,还能减少孩子玩游戏和看电视的时间。”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放大。今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的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这个寒假是观察“双减”成效的重要窗口。要想让学生改变以往“上培训班+玩游戏”的放假模式,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需要学校、家长和社区多方形成合力,通过组织阅读、艺术、体育、劳动等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分散孩子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