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从新闻作品看新疆生活的变化

时间:2019-03-21 13:10:44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种玉忠

    从邮局看变化

    时间回到1980年。“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拨乱反正距1978年12月18日不到两年,改革开放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饭碗里细粮多了,肉食油水也多了。

    一篇700来字以小见大反映新疆生活的报道《从邮局看变化》成为当代新闻史上的名篇。凡读过《中外新闻名篇简析》的新闻写作爱好者,无不对之顶礼膜拜。

    《从邮局看变化》里的“小”,是指1980年春节前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变化,记者不报道人们几乎感觉不到——“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接运包裹的‘旺季’突然不旺了。据初步统计,当年12月和前年同期相比,寄往内地的汇款减少了64000多元,即减少了50%,从内地邮来的包裹减少了12000多件,即减少了1/3。”

    新华社记者顾月忠就此分析道:“原来新疆的市场上,香肠、肉类等都可以买到,核桃、瓜籽很多,食品商店里的砂糖、糖果和糕点也很丰富。过节需要的副食品,这里大体都有了。”

    继而评论道:“人们把这一变化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的两个农业文件联系起来,说:‘政策开了花,经济结了果。’”这样一联系,就见到了“大”。

    很多新闻人评析说,采写《从邮局看变化》的记者选取邮局这个窗口,从内地往新疆邮寄食品包裹大量减少这个事实,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的突出变化。消息主题鲜明,生动具体,突出通过小窗口反映大主题的特点,视角独特,构思巧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这篇消息同样引起人们关注的还有不到400字的现场特写《经济学家赶集》等一批新闻名作。它们的作者采写的都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市场供应日渐充足的这些事实,记录了一个时代由物资匮乏向物资丰富转变的现实,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农业、食品、道路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实现大发展的历史进程。

    不用汇款到内地买食品,邮寄品减少,自然就说明新疆本地的产品多了,运进来的满足民生需求的货物多了,自然需要邮寄的就少了。

    在独山子,人们同步感受着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地上经济空前发展的强劲脉搏,感受并经历着副食品、水果、百货品种不断丰富的过程。

    月前,张辰安师傅在小区门口买了两大兜陕西城固橘子。他觉得,味道虽然比砂糖橘要差一点儿,还有核,但便宜,十块钱三公斤,这个味道、这个价格,简直太超值了。然而他儿子却不买账,说与砂糖橘比,味道淡,还有些酸,买得有些亏。

    张师傅不这么看,为了防止橘子腐烂,自己每天努力吃橘子,吃得很高兴,同时感慨,儿子不懂当年的苦。

    张师傅是四川人,打小就爱吃橘子。上世纪90年代石油院校毕业后,他来到独山子住在集体宿舍。那时候,如果错过食堂的饭点儿,就没处吃饭。红绿灯那里有个菜市场,小贩用棉被包裹着筐子里的蔬菜和水果,摆在露天雪地里卖。菠菜、青椒都是内地运来的,十几块钱1公斤,买一把回宿舍配午餐肉下方便面,还必须塞进棉衣里暖着,如果拎手里,一会儿就冻黑了。

    张师傅说,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厂里专门有生活公司,拿票可以定期在生活公司供应点买肉、蛋。每到年节,单位也有专人搞生活福利,订白菜、皮芽子、大葱等冬菜,从乌苏为大家拉运肉食等。刚来那一年,他还替同事领过单位发的福利,鸡呀带鱼罗非鱼啊,一大堆。同事回内地了,他不懂咋样才能将这些食物保鲜,也发愁东西往哪儿搁,按照别人的指点,用报纸包了放在窗外冻着。同事一回来,他就赶紧报告自己助人为乐的好事,结果把东西拿进来一看,冻是冻着了,可也放干了,只获得到同事的黑脸。他觉得,因为不懂怎样在室外冻鲜肉,这是一个极不愉快的记忆。

    冬天,新疆能吃到的水果极少,苹果、梨易坏,西瓜放床下时间长了倒是没坏,切开里面成了棉花套子;橘子、香蕉少见,好不容易碰上了买回去,香蕉涩而生,橘子、柑子皮是好的,但里面味道干苦而无水分。

    到后来,橙子运进来,砂糖橘、菠萝、荔枝等应季和反季的水果也运来了。贵是贵点儿,但味道好,尤其那时单位福利好的,开个座谈会,可以敞开吃,年节发的水果,经常吃不完。

    不管怎么说,像今年这样便宜的橘子,实在少见。

    张师傅的亲戚在克拉玛依,每年春节在饭桌上,亲戚们都要感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的不易:每次回老家,手上要拉上儿子女儿,背上要背着几十公斤的肉、油、鸡、干菜的袋子,挤火车、挤汽车,遭大罪了。邮寄?邮费太高,很多东西不让寄,有闲钱寄东西,不如自己背。如果不是关系太亲,谁也舍不得通过邮局寄东西,就是家里的亲人,也是遇到年节才会寄一回。

    二十多年前张师傅来新疆的时候,改革开放已经有十几年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拿到手的工资不断增长,生活物资已经很丰富了。

    随后,票、证慢慢退出老百姓的生活,买飞机票、火车票也慢慢不再依靠办事处,衣食出行再也不是天大的难题,旅行渐成风尚,旅行结婚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那个时候,个性化的需求,还是得有特殊渠道才能得到满足。比如腊肉、豆腐干、茶叶等家乡美食,还是只能从打开娘亲寄来的包裹中得到。

    娘去世了,只有在偶尔收到亲戚朋友的亲情包裹时,惊喜一下。

    2017年,张师傅偶然发现,肉铺里挂着做好的腊肉,一问才知道,卖肉的师傅替顾客做腊肉已经有好多年了。

    今年,张师傅自己做了十公斤肉,虽然味道没有家乡的扎实,但已经做到了自力更生。亲戚朋友联系时,对方问需要不需要寄特产啊,自己已经没有需要寄的了。除了熏腊肉,像茶叶啊什么的,甚至连家乡街道摊位上的早餐芝麻烤饼、米皮,现在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递搞定。

    回家乡也不是他出行的首要选择了,张师傅觉得,在新疆,已经没有在异乡的感觉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新疆工农业、运输物流业极大发展,吃的用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东北的大米、美国的蛇果、菲律宾的香蕉、意大利的橄榄油、慕尼黑的啤酒,随手就能买到。就算家乡的亲戚朋友把自己忘了也没有多大的事儿,想吃什么,动动手指,明后天就到了。唯一缺憾就是风味,邮寄的还是不如现做的好。一些水果,包括樱桃、枇杷,虽说樱桃已经能在新疆的大棚里采摘了,但味道还有待改善。他希望,在物资极大丰富和冷链运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科技人士能够很快找到保持特殊食物风味的办法,这样在新疆不但能日啖荔枝不辞多,更能品尝到地道的各地风味水果和具有独特味道的名特产品。

    幸福,就是美好愿望不断达成后产生的感觉,张师傅笑着说。在独山子,商业中心不断向东扩展,线上线下,买东西非常方便,大到汽车小到刮胡刀都能团购。每次到小区商店买菜,大家都用手机付款;去实体店买小食品,再在这些店里取回网购的邮包,张师傅觉得很难区分线上线下消费的感觉了。

    总之是方便了很多,他说。

    邮局本身在变化

    38年以后,人们不仅在邮局能看到运送物品的变化,同时还能鲜明地感受到物流业本身发生的变化。

    央视新闻频道《数字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栏目的新闻中说,2017年,全国发送各类邮件包裹总数达到 400亿件,平均每秒钟发出一千多件。

    不说邮件,单说电视等大件儿消费与收看电视的消费来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收看电视节目不一定要通过电视台传送,办个手机业务就能顺便解决,以前的种种不便与不变,通通发生了有利于消费者的变化。

    邮政EMS、申通、圆通、中通、百世、韵达、顺丰、天天快……林林总总的快递企业的出现,吹皱了邮递运输业的一池春水,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人们到内地游玩,看上了特产、手信,一个电话,快递员迅速出现,免去了过去手提肩扛之苦,不再受上辈人回新疆时遭受的“二遍苦”和“二茬罪”,就像大宋的“交子”免去商人交易手提肩扛铜钱之苦和《乔家大院》中宣扬的“汇通天下”的观念给商人带来的便利一样,“线上线下”的商贸模式给了有余钱剩米的人们纵享地球村的乐趣。

    十年间,一度减少了的包裹又空前地多了起来。

    但这次包裹多起来,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又紧张了,而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手段丰富了,实现了人们不分地域、不用出门购物的愿望。

    《克拉玛依日报》报今年“双11”物流之盛大,用了《百万件包裹正涌入我市》的标题。算下来,不足五十万人口,人均两件,不谓不多,快递业务与网上商务的繁荣程度可谓空前。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双11”期间(今年11月11日至16日),全国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超过18.7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5%。

    而据本报报道,2018年我区进口包裹量突破6万件。

    这些包裹传递的不是缺衣少食生产力不发达的偏远地区人们对于卡路里与营养的极度追求,而是对生活的热望,对富足和便利生活的分享,充满了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成果的由衷赞美和享受物资丰富的生活乐趣。

    小李收到侄女从昆明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箱青柑和鲜花饼。侄女留言:“旅游到昆明,尝到这东东好吃,寄一箱给你尝尝,赏光哦。”小李一阵感动。

    一天,她在超市买到龙须酥,尝了感觉不错,便也在网上订了些,快递给亲戚朋友,包括侄女,并让卖家在包裹里加上“一盒酥”的纸条,她想看看有多少人能理会她“曹操—杨修”式的“机锋”。

    如今,邮寄食品只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不再是生活必需。寻常人家就能将古人利用驿传特权才能实现的“遥寄一枝春”式的浪漫,以及递送荔枝的“泼天”豪奢于指间完成,不能不说是消费体验颠覆性变革。

    古人说仓廪而知礼仪,当今,不仅仓廪实了,而且服务业发达了,普通消费者有了更好的消费体验。

    现在谁还留恋冬天新疆孩子嘴里嚼着直吸冷气的冻梨子?时代早已给了我们对美食不同的丰富体验。

    随着消费水平与社会诚信的进步,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异地消费者不仅能在远方购票、订餐、买车、买家具,吆喝美团送饭菜,恐怕连落户、上学、购房、就医这些现代人眼中的大事儿、难事儿,都会变得很容易。过去,我们视为难事,需要找关系找门路的很多事儿,已经成为“寻常巷陌”“堂前燕子”式的寻常。

    改革开放,成为老百姓生活无限美好的保障与基石。

    小李说,如果未来的消费还有心愿的话,那就是,最想去除“3·15”,最想遗忘“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童叟无欺,没有以次充好,这些活动就没有曝光和处理的对象,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