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四十年时光淬炼中的大检修

时间:2019-03-21 15:22:51  来源:  作者:毕鸿彬

    

    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动四十年便是1978年,这一年的12月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

    当边陲小镇独山子的各族职工为之心潮澎湃之时,又一个喜讯接踵而来,独山子炼油厂成为全国石油战线第一家无泄漏工厂,消息很快就在《新疆石油报》上刊登。四十年后的今天,当我翻开发黄的档案,把探寻的目光定格在1978年的一份工作总结上时,我才知道人们为之付出的努力,才知道那时每年大检修时职工们有多拼命。四十年间,人们在方方面面都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作为一名工厂员工,置身企业,我感受最深的是大检修。在四十年的时光淬炼中,它凝聚了一个企业精彩的华光。

    独山子炼油厂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全厂性停工大检修的?为了找到答案,我曾查阅过档案,翻过能找到的文史资料,都没有得到确切的年代。

    我寻问过年过古稀的退休职工,多人都认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独山子就有了一年一度的停工大检修。

    1978年的炼油厂工作总结中提到,全年80个技措项目,在大检修中完成了49个,占了工作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足见那时大检修之重要。

    我曾听上世纪70年代工作的老师傅描述过大修时的艰辛,那时装置虽少,停工检修时间不长,但条件艰苦,设备要靠人拉肩扛。他们两口子都是厂里的职工,检修时天天加班没法照顾孩子,怕年幼的孩子跑出去闯祸,只好把孩子锁在家里,不会走路的孩子还得拴在床上。每天回到家累得骨头架像是散了,还得照顾孩子,往往端起饭碗没吃几口,人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那时的大检修带着时代清贫的烙印,而人们喊出的口号却铿锵有力: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

    距离1978年整整过去十年,1988年我参加了人生中第一个大检修。记忆中大修前听到最多的话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堂堂以大修为内容的技术课接二连三地上,车间老老少少都捧着检修规程,学习气氛空前浓厚。大修考试不过关那是件丢人的事儿,最终全车间职工都穿上了检修服,那种蓝平布做的衣服。第一次穿上检修服,整个人像是被面口袋罩住,上衣快到膝盖,裤脚不挽起来就会踩在脚下,裤腰要像师傅们那样用白布条系住,不然裤子会掉下来。尽管衣服不合体,我却仍然十分开心。大家都穿上检修服,一下就有了检修的样子。

    大检修在全厂停工中拉开序幕,平时机器轰鸣的厂房一下变得安静,反倒让人有些不习惯。

    宣传广播响了起来,黑板报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大修进度网络图挂进了厂房,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每天开完晨会,戴上安全帽、白纱布口罩、白线手套,脖子上围一段儿白色大布,提着大小仪表、仪器、工具袋,跟着师傅去现场,那感觉真像是出征的士兵。

    而检修在全厂职工眼里就是一场不见硝烟的大战,一场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困难多的情况下,要实现安全、优质、高效、文明检修的战役。为了这场战役,全厂上下倾巢出动,从机关到班组,从主力单位到服务单位几乎没有闲人,上至厂领导下至实习生个个都有任务。

    党支部义务劳动“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一个党员一面旗,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强大的感召力;青年突击队把一面面团旗插在检修现场,生龙活虎地在蒸腾的汗水中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工会劳动竞赛热火朝天,各种奖项兼顾集体和个人;机关人员走进现场送温暖,与工人同劳动;食堂大师傅操刀舞勺挥汗如雨……这就是大检修真实的写照。

    在这场大修中,我目睹师傅们轮流举起八磅的铁榔头,一下一下地砸向板手,拆松孔板上、法蓝上一个个锈死的螺帽,他们蓝色的检修服被汗水浸透,脱下来能拧出水,干了的检修服上印着汗水的盐渍。

    整个检修现场就是一座熔炉,以火热的激情将责任与智慧、付出与担当铸成一块好钢,剑胆琴心,深藏忠诚。整个现场又是一个课堂,将理论与实践高速结合,将能力快速提升。

    我第一次看到整个装置、设备像开膛剖肚的病人接受“治疗”;我第一次走到平常不能去的那些看不到的地方……只要在检修现场,你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一个带着特殊使命的人,一个有着骄傲资本的人,一个能感受到强大力量的人。

    从第一次参加大检修到1995年,我经历了8个一年一次的大修。这期间14万吨乙烯工程建成投产,企业已经积淀了雄厚的根基,利用每年大检修“逢修必改、逢改必扩”,炼油年加工能力已经实现从330万吨到600万吨的跃进。

    1996年4月,大检修掀开了新的篇章,炼油厂成为全国第一家首次实现全厂性两年一修的企业。

    此时的企业已经形成更加科学的体系,从设备、技术等硬件到理念、制度等软件都更加先进。悄然中,大检修在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中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每一次大检修都是一次盛宴,都在上演一幕幕精彩的画面,管架林立、焊花飞溅、吊臂高举……在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完成一次集体的合作,再接受开工的检验。而开工就是最后的冲刺,每个人都是工厂这台庞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只有正确运作、完美啮合,才能使工厂这台钢铁巨人再次苏醒,健康运转,直达安全的终点。

    印象里,开工总是少不了许多灯火通明的夜晚,一双双熬红的眼睛,一部部电话和对讲机不断响起,一个个坐镇指挥的形象和一个个盯守现场跑进跑出的身影,直到各项参数正常才能卸下一身的疲累。

    全厂两年一修的模式在运转了6个年头后,于2007年8月迈入新的里程——公司首次“三年一修”开始。

    因为工作需要,那次大检修我已经离开车间,在厂办公室工作。宣传员天天跑现场,比赛着写稿子,我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更多精彩的画面,检修的氛围愈加浓厚。虽然工作服更加得体、美观,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加班饭更丰盛,后勤服务更加周到,然而在镜头里,依然是一幕又一幕宏大的场面,一场又一场紧张的作业,一双又一双专注的眼睛,一个又一个忙碌的身影。

    从检修前严格的队伍准入,深度预制,到检修中照卡操作,看板管理,步步确认,现场监护……各级领导及各部门对口承包,从模范到普通员工,从领导到基层,检修囊括的所有内容全进入了宣传员的笔下,网络取代黑板报在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稿件一篇篇发出去,点击率不断上升。

    一天,播音员拿着一叠稿子来到我面前,她说:“有几篇稿子我读不下去了,读得不好,不知道你听出来没有?”她有些愧疚,忙碌中的我并没有去细听空中飞扬的播音,便安慰了她几句,让她留下了稿件。

    当我抽出时间翻看这些在现场速成的稿件时,当我读着那些甚至潦草的文字时,我的眼睛模糊了。面对那结婚却不休婚假的人,那在母亲病榻前与检修设备间奔跑的人,那做了父亲却要送走妻儿的人,那没办法哺乳让孩子断奶的人,那个父亲病危忙于现场赶回家后只能哭泣的人……

    面对字里行间里浮现出的这些情景,没有谁能无动于衷。这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员工!很快这些信息反馈到了领导层,各车间都开始统计“忍者”。当厂领导带队去慰问他们的家人,当检修例会上厂领导握住他们的手,我看见许多人的眼里闪着泪光,许多的心在颤动。感动像电波一样传播,化成一片温暖的力量。

    2011年8月,又一个不同凡响的大检修写入企业发展的历程——炼化老区首次四年一修、新区投产运行以来的首次检修开始。

    当时我们已经是全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年加工能力达炼油千万吨、乙烯百万吨。从三年一修跨入四年一修,老区仅用了四年时间,刚刚启航的大石化这艘巨轮也要并驾齐驱。

    那次大检修,我是车间安全第一责任人,深刻感受到这是我所参加过的大检修中最累也是压力最大的一次。压力和重负来自集中实施的改造项目、高标准的现场可视化管理,紧迫的时间,有限的队伍。为了圆满完成车间检修任务,车间员工倾尽了全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经常迎着晨曦出门,顶着星星回家。

    我把年迈的父母接来照顾孩子,从他们来独山子到他们走,一个月里我竟没有时间陪他们出门转过一次。

    最终,我们的企业又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为“十二五”后四年满负荷、长周期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2011年的大检修对新老区是一次完美合作的热身,那么2015 年的停工大检修就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检验。那次停工大检修,是自2009 年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投产以来,首次全系统实现“四年一修”。

    14000 多名参战人员汇聚检修现场,背靠着投入7 亿元的雄厚资金,肩挑大任,拼搏鏖战,彰显神功。

    科学的停开工方案、严格的“四有一卡”,有效运行的安全、质量、进度体系,严密的三级立体监督网,强大的作业现场安全监管,严肃的质量终身负责制……将各项作业和进度纳入有序管理,在两个月的工期中,完成了2900 余个检修项目,实现一次交工合格率100%,一次开车合格率100%,在检修质量、施工安全、环保上实现零事故目标。

    百万吨乙烯三大机组首次解体,公司大修劳动竞赛中首次引入违章风险指数和百人违章率的考核办法,热电厂二电3号炉首次采用“滑参数停机”,实现环保停工……

    各路英才在任务量、覆盖面,难度前所未有的情势下,书写了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的豪气。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慰问检修将士的万人羊肉汤, 5立方米的水与4、5吨羊肉、胡萝卜汇聚在直径3.6米、深0.9米的大锅中,成就了热气腾腾、香飘四溢的关怀,也使生活后勤、宣传保卫等服务保障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令人激动的检修盛宴,每当被人们提起便唇齿留香。

    时光如流,往事如昨,转眼四十年风雨飘落,虽物是人非,不变的却依然是大检修中那热火朝天的场景,那些感人的故事和画面。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国力更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为此无数人为之奋斗、为之拼搏,这其中有我们企业员工的身影,虽微小却闪着光。我相信大检修还将继续见证企业的发展,作为生活在独山子的企业员工还将继续续写着一个又一个砥砺前行的故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