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 工作之后的第八年,我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调换了工作,感觉一切又要重新开始,而年幼的孩子正需要照顾,每天从小城的东西两头赶公交车成了一件大事。所幸不久之后,我家从二区搬到了十区,周边的配套设施非常齐全,孩子的学校和我工作的地方离得很近,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夏天每逢周末,公司大楼前就成了人们纳凉、休闲的好去处。音乐喷泉周围,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我们每次去玩孩子都喜欢从喷泉的这个水柱钻进那个水柱,淋得像只落汤鸡也乐此不疲。后来孩子慢慢长大了,植物园南侧的灯光球场又成了他最喜欢的地方。那时候夏天经常举行各类体育比赛,我们带着他坐在台阶上观看“现场直播”。当然,我们最喜欢带他去的地方还是植物园,春天草木发芽,榆叶梅开得如火如荼,预示着他就要过生日了。如果赶上周末,我们就带着他去植物园拍照,孩子从小就懂得拍摄角度和画面布局,就是从植物园拍照开始培养的,当然代价是浪费了不少胶卷。 由于社区宣传工作的需要,我在业余时间拍摄了许多关于小区场地资源、公共设施的图片,如植物园的大枫叶、羽毛球馆、光明游园、红叶游园、休闲广场等,这些图片在多媒体汇报材料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后来也成为我目睹小城飞速发展进程的见证,这一点更为重要。 为了方便相互照顾,父亲和母亲先后来到独山子定居,一贯节俭的老人出行除了走路就是乘坐公交。待母亲年满60周岁和父亲一样享受到免费乘车的待遇后,他俩对独山子的了解范围不断延伸。坐几路车可以去东湖公园,怎么倒车可以短时间内到达明珠夜市,新开通了一辆公交车可以直达奎河路市场等等。家里的花生了虫子,母亲会去花店买来杀虫剂进行处理;菜刀钝了,父亲把新买的磨刀石拿出来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一个周末,我提议中午出去吃饭,父亲和母亲商量着说去吃丸子汤。没想到,平时除了买菜都不怎么逛街的父亲竟然知道的地方比我还多,立即知道是哪里。父亲颇有些得意地说:“现在公交车真方便,坐在车上就能把独山子的角角落落看个遍,就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的确,了解这座小城并不难,只要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