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从住房、交通感受独山子的变迁

时间:2023-02-07 10:03:24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陶彩英

  ●陶彩英

  1996年,我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了独山子,由学生变成企业员工,住宿从六人一间变成四人一间,但由于舍友倒班班次都不一样,所以互相之间很影响休息。那时,独山子最大的市场是武昌路市场和相连的汇民市场,都是简易的平房和带遮阳伞的小摊位组成。去一趟市场要乘坐“大通道”,冬天的风嗖嗖地往车里灌,很冷,但仍然觉得自己进了一趟“城”。

  “城”里最好的住房是四区周边59平方米的小三间,北京路以东都是待建的工地和荒凉的戈壁滩。那时候的公园很热闹,谈恋爱的年轻人很喜欢泛舟湖上,风雅浪漫一回,或者坐一回“疯狂老鼠”,惊险刺激一把。我也和单位的同事们“泛”过仅有的一次舟,坐了仅有的一回“疯狂老鼠”。人很多,同事都很陌生,也没觉得风雅浪漫,惊险刺激,只有内心说不清道不明的漂泊感。

  后来,宿舍的人陆陆续续成家搬到市区了,居民区也往东不停地扩建,就有了十区。能住在这里的人,被同事们羡慕得不得了,毕竟是两室一厅的新房子。有一年年三十晚上,我到一个要好的同事家拜年,她家就在十区。热情的款待和温暖的时光是短暂的,从她家出来,我在积雪成冰的道路边等的士,仰望着每一家的窗户里射出的温暖的灯光时,心里充满了向往,眼里溢满了泪水:这个正在迎接新年的小城,万家灯火,爆竹声声,可何时能有我的容身之地呢?我想,每一个住宿舍的新分单身员工,内心都有过和我一样的感触吧。

  后来,有了十一区,有了十一区商业街,感觉独山子越来繁华了,毕竟,这条街是爱吃的独山子人的美食天堂。记得24岁时我在文化宫跳健美操,一个健友一下课就有家人开私家车来接,然后吃一顿火锅什么的,再回到三室一厅的家,我羡慕得不得了,感觉她的幸福生活达到了人生巅峰,因为那时候的私家车还很少,能住到三室一厅房子里的人更少。

  后来,有了十二区,全都是三室一厅的房屋,职工的工资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单身员工也能买三室一厅的房子了。我和老公省吃俭用也搬进了靓园三室一厅的新房。虽然是五楼,虽然为了省钱每天要骑自行车去买菜,要在环境宜人的绿荫丛中步行上下班,但是依然觉得很幸福很幸福,因为那时候我的人生期望是住一个十区两室一厅的房子足矣。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期望值越低,越努力工作,越实实在在往好过日子,幸福感就越强烈一点。

  这几年,理想佳苑、百盛佳苑等三室两厅、四室两厅的房子比比皆是,南环路景观带以北,别墅一栋挨着一栋。家家都有私家车,很多家庭不止一辆,上下班、买菜和接送孩子,车已经是独山子人必备的交通工具了。

  现如今,不再为衣食住行烦心的独山子人,更注重追求健康生活了。清晨和晚上,南环路景观带上,散步、跑步的人很多;各个广场上跳广场舞的人很多,健身房里健身的人很多;水库、独库公路以及上下班路上,骑车的人也很多。每每看到他们锻炼时充满活力的身影、愉悦轻松的表情,我就感觉他们自身很富足,生活状态很幸福,是那种在平凡的人生中,物质、健康、精神都很丰盈富足的样子。

  嘿嘿,喜欢十几年坚持走路、骑车的我,是不是在很多年前就富足了?当年东湖公园里,泛舟湖上的那种漂泊感,何时无影无踪了?万家灯火时立于冷风中,眼眶里凄冷的泪水,何时被岁月风干了?我想,很多独山子人和我一样,心已经扎根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