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想念父亲

时间:2019-03-21 16:02:10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李铭

   

    我的父亲叫李学善,我爷爷、奶奶给他起这个名字的初衷,是希望他能通过好好学习,积德行善,改变家族近几代穷苦农民的身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乐善好施、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

    这些,父亲都做到了,遗憾的是,爷爷奶奶却没有看到。

    按照中国风水起名的说法,名字寓意生命之“象”,即人一生的运气会和名字的寓意很相像。

    也许是爷爷和奶奶望子成龙心切的精诚所至,父亲自幼很爱学习。他从家里的破旧字典中找不认识的字,追着全村唯一识字的叔叔请教。别人家的孩子都躲着不去上学,他主动要求家人借钱也要去上学。他还喜欢写毛笔书法练字。家里穷,没有白纸练字,他就到处捡旧报纸回来练。

    十多岁时,父亲写毛笔字就小有名气,村里很多人会买红纸到家里排队让父亲写春联。

    后来,父亲当了老师,主动找父亲写对联、门头、招牌、墙报等各种毛笔字的人就更多了。

    父亲年轻时喜欢唱豫剧,唱过县剧团的主角,经常在大小舞台演出,这是那个年代的主流文艺形式。

    后来,父亲从内地到新疆支边,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看书、爱买书,家里的书房书柜里摆满了各类书籍,是唯一值得让左邻右舍艳羡的镇家之宝,也是伴我们兄妹三人一路成长的良师益友。

    那个年代,爱读书、爱学习的人与现在相比,少之又少。

    当地那时急缺有知识、有文化的老师,父亲被推选当上了老师,这是他热爱并能发挥他勤奋好学特长的职业。父亲一干就是三十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又赶上国家的好政策,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有了铁饭碗,身份也从农民成为国家干部,实现了爷爷、奶奶当初让他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心愿。

    在那个多数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父亲经常把自家都不够吃的米面送给左邻右舍和上门的乞讨者,把家人不舍得穿的衣服热情送人,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以为,他是为了面子“穷大方”。

    直到我长大以后才明白,不是父亲穷大方,而是他心地善良的本性使然。

    因为年幼无知,当时个别同学的家境优越到让我和很多穿着补丁衣服的同学莫名自卑。当年那个默默无闻、平淡无奇、家徒四壁的贫寒之家,并没有给我的童年带来太多快乐、自豪和自信。而是给了我“人之初、性本善……”的启蒙,给了我做人做事要“积德行善,乐善好施”,信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厚德载物,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天下为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等中华传统家风,这些家规、家训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让我养成严格谨慎的言行习惯。

    直到一年前父亲离开我们的那一天,我才真正明白,父亲让我们自幼至今都永远铭记于心的家风理念和言行习惯,才是父亲留给我们最无价的财富和传承,也是让我们能平安顺利拥有今天所有一切的根源。

    我也才明白,出生至今,我们身上的每个天赋异禀和生命中的所有平安好运,都来自父亲正直无私、与人为善的性格遗传和勤奋好学、乐善好施的修养传承。

    父亲在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也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他在用自己的善良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也以同样的善意回报了他、照亮了他,也照亮了他身后家人们的整个世界。

    此时,我在回家看您的航班上,在离您最近的地方,写下这些话。

    父亲,我爱您!我们永远想念您,感恩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