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泥火山”孕育作家群

时间:2023-03-06 09:43:26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马润清

  ●马润清

  坐落在天山北麓中段的独山子石化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带及交通中枢;是一个80余年创业史的老企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三大老油田(延长油田、玉门油田、独山子油田)之一。

  石化城里那座不高的泥火山,山顶上常年来一直喷吐着地层中的泥浆气泡,这罕见的奇异景观现已成为石化城的一张名片。曾记得建国初期,来自国内多所名牌大学的千余名知识分子,汇集到这里为祖国献石油,同时也为这里铺垫了丰厚的文化底韵。听前辈们说,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女儿郁美兰从北京的大学毕业后,这里是她工作的第一站,当时她带来了十几本《郁达夫散文集》,谁知一到单位就被同事一抢而空。

  如今,“泥火山”这个词,已被当作《独山子石化报》副刊的品牌栏目。办报初期,时任石化城党委书记的王德华来到报社,对编辑们说:“你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培养职工中的写作人才,我们不但要为国家生产更多更好的石油石化产品,还要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刚开始,“泥火山”副刊的内容大多是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生写的一些思恋故乡、母校的散文,还有一些情感诗,后来经过大家多次交流,副刊上很快出现了反映生产与现实生活的小小说、散文和一批工业诗、哲理诗。那些年“泥火山”副刊极力培育新人,推出新作品。

  闵启烈以反腐为题材写的长篇小说《权力所有》,就是在副刊编辑的鼓舞下脱稿的。他在机关工作多年,一直想写一部小说,在不少文友的支持下,他开始了长途跋涉。然而,一个工人出身的干部要搞大部头的文学创作,难度可想而知。正当他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党委宣传部决定送他去鲁迅文学院培训。闵启烈如鱼得水,归来后很快完成了长篇小说的创作任务。

  1994年4月20日,来自新疆各地文学艺术界的代表500多人,在乌鲁木齐人民剧场共庆中华民族的瑰宝——《维吾尔十二木卡姆》12本系列专著首次出版发行。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到坐在前排那个头戴鸭舌帽的中年人身上,他就是为专著歌词维文译汉文作出突出贡献的胡胜利。一个来自古城金陵的汉族知识分子,一个革命家庭的后代,在石化城做了多年的翻译工作,他扎根边疆,爱岗敬业,而且对文学创作有割不断的情感,工作之余他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十二木卡姆歌词的翻译和创作中。有时为了一个词、一个字绞尽脑汁;也有时遇到的难点在睡梦中偶然得解,半夜便兴致勃勃地起来写作……  

  “百灵鸟在欢唱,鲜花在开放;独山子创业80年沧桑巨变,我放声赞美泥火山下一片好风光……”这是在2016年的一次文艺晚会上,耄耋之年的维吾尔族老人吐胡提·哈斯木在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泥火山的春天》。近30年来,老人在多家报刊发表了千余篇(首)歌颂党、赞美家乡的文学作品,于198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5年在老人70岁时,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集《准噶尔明珠》,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吸收他为会员。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