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散文的魅力

时间:2023-05-30 16:46:01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张良英

  ●文/张良英 图/记者 种玉忠  

  2023年5月12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受独山子石化文联邀请,我参加了黄毅老师《文学革命下的散文写作》讲座。

  黄毅老师从什么是散文讲起,他说: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广义地说,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又有人说,散文是最个人化的文体,说得俗气一点儿,是“光屁股”的文体。写别的文体还可以仰仗虚构、夸张、魔幻等技术手段,而写散文只能靠自己的心的袒露和真诚,还有就是自由。

  所以说散文好写,但难出精品,一篇好散文的作者应该善于运用感官看、听,用心感受感动的人和事,运用富有美感的语言文字进行艺术记述。散文作不得虚假。一个真实的细节,比整个虚构的世界更重要。

  黄毅老师的讲座像朋友之间的对话,平易近人,娓娓道来且趣味横生。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文化大散文与人心的探索和直抵灵魂。其中,他以余秋雨和周涛的作品举例。

  先说余秋雨的《莫高窟》。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像,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廓而响亮。让这么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公刘先生就在一篇《月牙泉和伪散文》的文章中提出:“没有真情实感的,矫揉造作的,闭门造车的,与群众的心事背道而驰的所谓散文,不正该叫做伪散文么?”

  再看周涛的《巩乃斯的马》。  天低云暗,雪地一片模糊,但是马不会跑进巩乃斯河里去。雪原右侧是巩乃斯河,形成了沿河的一道陡直的不规则的土壁。光背的马儿驮着我们在土壁顶上的雪原轻快地小跑,喷着鼻息,四蹄发出嚓嚓的有节秦的声音,最后大颠着狂奔起来。随着马的奔驰、起伏、跳跃和喘息,我们的心情变得开朗、舒展。压抑消失,豪兴顿起,在空旷的雪野上打着唿哨乱喊,在颠簸的马背上感受自由的亲切和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畅啊!我们高兴得大笑,笑得从马背上栽下来,躺在深雪里还是止不住地狂笑,直到笑得眼睛里流出了泪水……  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弄得我直到今天听到马蹄踏过大地的有力声响时,还会在屋子里坐卧不宁,总想出去看看,是一匹什么样儿的马走过去了。而且我还听不得马嘶,一听到那铜号般高亢、鹰啼般苍凉的声音,我就热血陡涌、热泪盈眶,大有战士出征走上古战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之慨。

  作者的情感是那样浓烈饱满。无论是描写、抒情还是议论,都满蕴着作者的爱马之心,对马情有独钟。情感渗透在对马的优美外形的描写上,更渗透在对马的精神、品格的描写中,尤其是人马感应的描写,感情色彩极浓。雪夜驰马,马的雄健奔放,使作者的压抑感消失,心情开朗舒展,豪兴顿起,在颠簸的马背上感受自由的亲切和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高兴得大笑,狂笑,笑得从马背上跌下来,这使作者在雪夜里感受到浓浓暖意。

  《巩乃斯的马》中描写的“马”的场面,具有典型的西部草原特色的广阔壮烈的场面,正是这种特有的西部风情,提升了作为个体的作者生命境界,形成一种特定的西部气质,同时也显示出作为特定人文景观的西部气质是与特有的自然景观分不开的:这种广阔纯洁的自然景观是精神处于绝境的人的最后的支持,使个体达到一种崇高壮烈的生命境界。

  作者从巩乃斯的马身上找到了“奔驰的诗韵,辽阔草原的油画,夕阳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淋漓尽致、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互相激发的状态,终于将本来地方色彩颇浓的西部风情上升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境界。

  这是一篇有血性,读了让人爱不释手的好散文。

  所以我喜欢在文字里行走,常常坐在阳光的深处,与文字对话,很多的心情不愿意说出来就这样沉寂在心底,而唯一可以释放的,于我来说,只有文字了!散文的情感像大海一样深湛,像天空一样高远,像醇酒一样耐人寻味。只要是出自心灵的,哪怕就是些不够成熟的三言两语,读后也留给人一个会心的微笑,情感上会得到美的享受。

  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不是渗透着作者热烈的情感,散文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