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本地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上演

时间:2023-07-17 10:06:43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李成

  ●文、图 / 李成

  在建党102周年到来之际,我有幸观看了本地为建党百年编排的、经过多次打磨修改的、由独山子青年话剧社演出的红色话剧《再忆红岩》,感受了多年来未有过的激动与震撼,接受了一次深入灵魂的冲击与洗礼。

  这部一个多小时的新编话剧,依照红岩革命史实,演绎了“黎明时刻的悲壮史诗”,表现出革命先烈用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在英勇牺牲的前夜,与敌人坚决斗争的革命精神,展现了红岩烈士们多样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话剧选取了几个真实感人的片段,运用话剧艺术的表演方法,真实演绎了红岩革命烈士在重庆解放前夕,对敌英勇斗争、壮烈牺牲的惊心动魄的剧情。应该说在这部话剧中,不论是编剧秦学辉还是导演谭清予,在关键剧情的设计编排和主要角色的精彩演绎上,以及在场景布置、道具制作等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

  观众一进入剧场,映入眼帘的就是暗蓝色的红岩牌匾,很有剧情带入感。应该说,这部话剧在剧情编排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非常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我在1996年夏天去过重庆市,在朋友带领下,参观过红岩革命纪念馆,到过当时未被洪水冲垮的渣滓洞原址和白公馆。我走进一间间监牢里,看到了刑讯室里锈迹斑斑的刑具。我也看到了,1949年11月29日,在渣滓洞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那面被革命烈士们冲破的围墙。围墙缺口至今都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后来,我打算写一些纪念性文章,但因为自己觉得很多史料掌握得不充分,就搁置了。顺便说一下,渣滓洞原址于1998年夏季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洪水冲击,损毁严重,后来,红岩革命纪念馆再次按照原貌重建了。

  前几年,我有幸读了国内知名作家何建明和红岩纪念馆馆长厉华编写的《忠诚与背叛》,也看过罗学蓬编写的《红岩密档》,还查看了网上很多有关红岩革命历史和英雄先烈的详细事迹,自认为一直关注红岩革命历史,是红岩的铁杆粉丝。

  观看完这部红色话剧,我又一次激起了创作热情,唤起了多年来对红岩革命历史的回忆和思考,那就是如何把红岩的革命历史生动鲜活地展示给观众。

  尽管这个话剧只演了短短一个多小时,但它的舞台感染力很强,从厚重的红岩革命历史中提炼出几个极具代表性的片段呈现在舞台上。剧中没有突出反动派暴力血腥的酷刑场面,也没有过多的平铺直叙的说教语言,而是用一个个感人的剧情来感染观众。

  话剧中选取的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小萝卜头(宋振中)、刘思扬(刘国志)、明霞(曾紫霞)等正面人物及反面人物徐鹏飞(徐远举)等,其饰演者都在剧中有上佳表现。

  这部话剧的开头,小萝卜头与江姐那段天真无邪的对话很有创意。江姐受刑后,稚嫩的小萝卜头对她的关心很感人,有助于后续剧情展开,反映出话剧编导人员的专业水准和剧情把控能力。剧情中刘思扬与他父亲(时任国民党军某部军长)的两次对话,表达了一位年轻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和坚贞守护。

  话剧结尾,烈士们面向红日、心向明天的憧憬,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千千万万个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武装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多么不容易,也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美好。

  看完话剧,我也同样难忘江姐带领女狱友们绣制红旗的片段。大家围坐在一起,一针一线绣着自己想象中的五星红旗。尽管当时还不知道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大家依然绣得那么认真。  

  观看话剧《再忆红岩》,不仅仅是回忆,更要有所思有所想。

  红梅赞音乐:彭丽媛 - 彭丽媛成名金曲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