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舞 刘哲昕老师的教学视频《信仰与生活》中说道:“中国人有信仰,不以实现为前提的相信就是信仰”时,我立刻就想起了信仰的实践楷模——殷玉珍。一个在毛乌素沙漠坚持24年,用自己的双手将沙漠变绿洲的女英雄。沙漠中的地窖是她的婚房,猫着腰钻进去的高度,柴草和枯枝的室内摆设,两个人挪转不开的宽度。风起时必须要拽住屋梁,风停时需用铁锨挖出被风沙埋没的大门。19岁的她发誓:“不管多么艰难,一定要在沙漠种树。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死。” 信仰就是在那时生了根。 没钱时借钱买树苗,苦难不谈;有免费树苗借牛车去拉,辛苦不论;一个月见不到一个人,苦闷不说;用脸盆扣住过路人的脚印寂寞时看看,心酸不诉。 19个冬去春来,6万亩沙漠变成了绿洲。仅凭一己之力,种树时没有发宏愿,绿意盎然时没有停止的念头,只是执着且深刻地不断重复。这正是信仰无声的力量,伟大而雄壮,并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更多人的奔赴而行。 美国民主基金会的赛·考斯基来到殷玉珍的林地种树并资助5000美元。这是信仰的呼唤。新疆小伙何新强给殷玉珍送来了哈密瓜种子,并共同造林育苗,这是信仰的陪伴。北京退休专家陈淑琴先后四次来到殷玉珍的住地,带来树籽,研究航天育种。这是信仰带来的发展。还有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青年大学生纷纷来到她的林地,捐钱种树。这是信仰的播撒。 坚持信仰的她不再寂寞,不但回报了社会,更赢得了尊重。这片林地因信仰而生,从几颗幼小的树苗发展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这多么像从二十几名党员的星星之火燃烧发展壮大到一支足以担负起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中坚力量的中国共产党,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坚守“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的共产主义战士,解放了旧社会,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用他们的信仰换回了一个全新的振翅欲飞的国家,中国人有信仰,中华民族就有希望,身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培育栋梁的教师一定且必须有信仰。 朱自清《教育的“信仰”》一文说道:“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信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可是教师的信仰又是什么呢? 我想,我学生和工作生涯中所遇见的所有老师们可以给我答案。 为了一次汇报课试讲了整个年级。为了一堂作文课,提前三周准备,通读名家著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反复揣摩教学环节,语言风趣幽默。有感而发时写写随笔,时刻补充专业知识。 所以,教师的信仰应该就是不断精进的专业,笔耕不辍的点滴,青春活跃的课堂。当然,还有让我们消除偏见、弥补缺憾的对学生、对工作、对生活的大爱。 2007年,作为驻疆的一名入伍新兵,四川的代娜第一次来到乌鲁木齐,彻底改变了对新疆贫穷落后、环境恶劣的普遍看法并感受到来自不同民族战友间的关爱。在她回家乡的几年后,随着新疆的暴恐事件发生,代娜着急了,不知道能为新疆做些什么,她的新疆战友迪拉热告诉她,一小撮别有用心的暴恐分子就是一群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无法撼动民族团结的社会稳定的大局,新疆的发展在稳步前进,随时欢迎她到新疆来。 2017年5月,当她得知她的战友迪拉热响应自治区党委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南疆学前双语支教活动后,她觉得该回到新疆看一看了,她要抚慰多年执着于新疆的那颗心。她要将所做所看所听到的告诉更多的不了解新疆的人们,2017年6月她顺利抵达阿克苏库车县齐满镇英吐尔村。 她拉着孩子们的小手,教孩子们做游戏,跳街舞,唱孙燕姿的歌,在地图上指四川和新疆,教他们用四川话说我爱你,告诉他们川普和维吾尔语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作为支教老师,她不仅打开学前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更带去了一阵清风,带去了正义的发声,带去了坚定和平的信仰而给予的大爱 新疆处在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前沿,分裂与反分裂斗争长期、复杂、尖锐且激烈。作为新疆的人民教师要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新疆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头等大事。 我们教师只有心系新疆,信仰坚定,勇敢发声亮剑,学生才能受到感染,领会到新疆和平稳定的真正意义,才会愿意用实际行动去捍卫新疆的团结稳定。 作为新疆石油管理局创办的最早的一所民汉合一的中学,一中经常会举行民族团结的各项活动,在一次“民族团结大家唱”活动中,班级内部票选决定唱《这里是新疆》,一切准备和策划都是班委牵头组织,我只负责最后的审核。当班长邀请我去检验排练成果时,我看见我们班的娜迪拉站在最醒目的前排中间,一向低调的她让我感到很诧异。歌曲开始时,她走上前自我介绍:“我叫娜迪拉,哈萨克族”,另一个男生应声而出:“我叫李宛涵,汉族”。和音:“民族团结一家亲。”两人双手郑重一握,全班才开始报幕唱歌。我偷偷问班长,谁想的环节?班长直言不讳道:“娜迪拉啊。”我问:“不生硬么?”班长说:“这怎么会生硬呢?这是民族团结的最好体现。”我突然间很有感触,当民族团结的思想扎根于头脑中时,身体力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我们教师所做的就是要让民族团结、新疆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种子扎根于学生思想的土壤,成为坚定的信仰。 有一首共青团创作的歌曲《this is新疆》完全展现了新时代新疆的惠民政策和巨大的发展,我一直想让全班都学唱,恰逢学校举行表演诵比赛,内容自拟,形式不限,旨在突出我中华风采。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赞新疆完全可行。我将说唱的词改编的更有节奏,音律和谐。 嗨!朋友! 别说新疆不努力 这里的干部当农民 住村入户“访惠聚” 这里的干部当老师 幼儿园里教双语 嗨!朋友!别说新疆不劳道 “一带一路”织蓝图 “五大中心”织锦绣 社会大局稳稳的 人民生活歹歹的 脱贫攻坚妥妥的 个人感觉美美的 最终挑选五个人通力合作表演诵拿下比赛第一名,最让我吃惊的是当五个功臣比赛回来时,全班同学都整齐划一地给我表演朗诵了一遍,每一个孩子都脱稿。比课文背的干脆利索。他们说会背主要有两点原因:一,写的新疆,亲切;二,词顺口,好记。 我突然想到如果新疆治疆的方针政策都能被我们改编成浅显易懂的又好记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不是会更加得心应手。 我和学生一起观看影片《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学生在观后感中写道:“宗教极端思想让这个村子变得死寂,可是村长老爷爷跳动的手指是渴望声音的,阿依古丽的舞蹈那么动人,却要被迫做一个陌生人的妻子,所有的人都没有自由……是访惠聚的驻村工作队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让村子鲜活起来了,让阿依古丽登上了达人秀的舞台……” 我在文章后面留言,我还没有讲“访惠聚”,你就知道了,政治觉悟高呀。他在后面回复:政治老师天天讲!墙上刷的都是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老师你以后下班走路回家,别老坐车。 看《买买提的2008》,他们写到:“沙尾村的村民,个个身怀足球绝技,十二名小队员,还有着与世界足球明星同样响亮的名字,真希望新疆能有人进入国家足球队,那就是新疆人的骄傲!” 此时,所有的民族都团结成为一个地域性名词,那就是新疆!身为新疆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反分裂反动乱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而入脑入心的,民族团结思想就是这样慢慢牢固树立的。 教师是决定教育方向的重要因素,我们怀抱坚定的信仰在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有了信仰才会专一而执着,才会为学生的的成长和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实现克服一切困难,百折不挠。愿我们对每件热爱的事物都全力以赴又满载而归,变成一个美好的人,做美好的事。 此时已凌晨5点,四周的静谧更显风声的轻柔,和着未知的虫鸣,独山子在睡梦中,安宁平稳。用老妈听说我要写汇报材料特意拿出摘抄本,强烈推荐我要写到文章里的一句话做结尾。那就是习主席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