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相思树下相思远

时间:2019-03-21 16:36:47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随园

   

    不晓得是不是为了迎接即将来三亚过冬的“候鸟”们,自上周起,椰梦长廊便开始了整修工程。昔日平整的小径,路面已被挖开,旁边是一堆堆的沙石料,还有很多不知从哪里移植过来的椰树。树的根部尚可看出新培的土,旁边用四五根杆子支撑着,虚弱得仿佛受了伤的绿巨人。

    为了避开施工现场,我不得不调整了我的跑步路线。

    这天,正好跑到了一个半圆形的平台前,看看时间,估计已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遂站定,面朝着大海做几次深呼吸。

    极目远眺,一轮朝阳刚刚露出了头,半边天空便艳丽起来,波平浪静的海平面上也洒上了一层柔润的晨光。耳畔传来海浪拍岸的哗哗之声,仿佛大自然演奏的交响乐。

    抬眼,暼见身边的一棵树,树干修长,树皮光滑;在一片片修长如柳眉般的叶子中间,一串串细细密密的小黄花正在晨风中舞蹈。再细细端详,看到那小黄花的周围还有一圈茸茸的毛,着实可爱。

    当下心动,对这树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看似平凡得很呀:若论高大,它比不过椰树棕榈;若论艳丽,又比不过夹竹桃、三角梅;看仪态吧,也不如老榕树有气质。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就仿佛有一种感觉,我原应是认识它的。

    举起手机来扫一扫,说起来这一路还真多亏了这软件,一直默默充当着我与花与树与这世界上的未知的一切沟通交流的媒介。

    果然,这尽职的翻译便立刻告诉我,这就是相思树呀。

    什么?什么?相思树?

    乍一看,我内心简直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狂喜。真的是久仰久仰,如雷贯耳,亲切得很呢!算起来该是我神往许久的老相识了吧?

    中学时在唐诗里曾初识:“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只是那时哪里知道诗句背后藏着的凄美故事?以后,又在宋词里相遇:“愿身不学相思树。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

    彼时,对爱情已然有了朦胧的向往与憧憬。后来,在纳兰性德的词里也看到了“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的句子。

    对了,对了,还有张晓风,有一段时间曾经很喜欢她的散文,便淘来了全集细细地读。题为《相思树》的那篇文章很短,却印象最深:

    有一次,一位从乡间来的朋友提起相思树,他说: “那是一种很致密的木材,烧过以后是最好的木炭呢,叫做相思炭。”

    我望着他,因激动而沉默了。

    相思炭!怎样美好的名字,“化作焦炭也相思”,一种怎样的诗情啊。

    同样沉默的还有我。

    想当初,隔着书香,只能用想象去触摸去感知的相思树,如今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面前,我呆呆地望着,一人一树诉起了多年的相思。

    时间与空间真的是一个美妙的存在,不过是无意间一个小小的回眸,多年以前的记忆便跨越万水千山,来这南国赴约了。

    相思,怎样的一种情感呢?居然从古至今,成为人类亘古不变吟咏的主题,甚至,化作焦炭仍相思,听着已然是凄美至极。

    科学的解释是相思树的树干非常坚硬,故可燃烧很长时间,但我更愿接受背后那段哀怨的典故。

    相传战国时,宋康王爱上舍人韩凭之妻何氏并夺之,韩凭殉情自刎。何氏亦跟着撞台而亡,留遗书求与夫合葬。康王嫉怒,特地叫下人分开埋葬,令两冢相望。然而一夜之间,有两棵树生于两个坟头,不久又合抱在一起,根枝交错,且有雄雌鸳鸯栖宿树上,交颈悲鸣。宋人哀叹,遂把这树命名为“相思树”。

    树干坚硬的品质成为相思的依托,而相思,又赋予树以隽永的内涵。

    相思树的花细细碎碎地盛开,空气中有了若有若无的花香。

    近看,是一串串精致小巧的朵朵黄花,远看,如空中高悬的绵绵花絮。

    远近高低各不同,就仿佛你知她有满腹的话语,末了她却给你来个欲说还休。

    于是,眼前依然是云山雾罩般地迷茫,这,便是相思了吧!

    想想便有些释然了,作为人类的一种情感,倘若没有那细密的心思,恐怕也很难体味到那夹杂着甜蜜与苦涩的相思吧。

    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眼,那细细密密的树叶如笑弯了的眼眉,正在风中微微地点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