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每年都要回老家看爷爷。
爸爸今年又回去看爷爷了。爸爸回来后跟我说:“爷爷走路的时候,腰没有以前直了。”
我已经两年多没有回老家了。记忆中,我一共回过两趟老家,一次是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寒假;一次是上初一的时候,暑假。每当爸爸跟我说起爷爷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爷爷摸着我的头说:“要回来啊,再回来啊……”还会想起爷爷买的早餐——小汤包,小得像鹌鹑蛋似的,一口能塞两三个。
那时候,爷爷的腰还比较直,每天带着我在小镇上逛,见着熟人就说:“这是我小孙子哎,跟我儿子回来看我了。”
小镇是一个破败的古镇,老街两旁还有一些木头房子,青砖,白墙,瓦顶。老街上的路是一块块长长的青石板铺成的,凹凸不平,边角圆润,像打磨过的一样。
老街不长,开着三三两两的小商店,偶尔有人在里面挑拣东西。冬天,在一些老屋前,会有老人在躺椅上躺着,穿着厚厚的棉衣裤,晒着暖暖的太阳,摇椅慢慢地晃着、晃着……
有时候,爷爷会指着一间老房子跟我说:“老房子哎,两百多年了,冬暖夏凉,不像你们住的房子,冬天还要暖气。”
初二开始,爸爸就不带我回老家了。学业越来越重,老家越来越远。爷爷在我脑海里的形象,也随着爸爸的诉说,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先是“走路慢了下来”,然后是“腰好像有点弯了”,现在是“腰没以前直了”。每次,爸爸总会唠叨一句:“爷爷还能买早餐。”
爸爸曾经跟我说过,爷爷哪天不能买早餐了,爸爸就担心了。
我慢慢懂了。
无论游子走得多远,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在斑驳的紫梅树影下,爸爸在爷爷身边,陪着爷爷慢慢地走,听爷爷讲过去的事。
指间流沙般的日子,像老街,在身后,越来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