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晨雾中的独山子,仙境一般

时间:2023-12-04 09:55:31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李显坤

  ●李显坤

  初冬,向南边极远处望去,远山如黛,雪山巍峨,层峦叠嶂,山顶上时常有白云萦绕,呈现一幅大美的景致。

  天山北坡下的独山子因了这地势的影响,虽相距克拉玛依只有一百五十多公里,但气温却还要暖上几度,甚至与紧挨着的奎屯也大不相同。一年之中随着气候变化,时常有雾。这雾有时似最要好的闺蜜串门,来便来了,走便走了,并不多言一句。短暂而惊艳的雾属于这里,万变和奇幻的雾也产生于这里。时而浓密时而稀薄,似是捣碎了天上的微云霞光,一切都缥缈得如落笔在宣纸上的淡墨。

  进入海拔落差较大的独山子大峡谷,那就更是如此了。在独山子大峡谷看雾,一度仿佛又站立在了黄山的排云亭里。

  这样的云雾带着初秋的属性,那天,是突然间从峡谷底部升起的,随之风起云涌,如蛟龙嬉戏,似豕突狼奔。山下的雾便层层叠叠、飘飘卷卷地涌向了峡谷的高处。这时的峡谷俨然已是一片海了,高天阳光明媚,群峦则云雾蒸腾,峡谷的沟壑一时若隐若现、明暗交替起来,整个峡谷都似汪洋中的一条船,开始缓缓移动起来。站在高处的我们,就似立于船首,任由时而雾来了,时而云散了,承受着光与影的变幻、实与虚的交替,心灵纯净之时,不禁思绪飞扬。

  记得十年前的一个夏日,从独库公路翻越天山,在一处南北疆交界的高海拔平台,我们停车观景,山雾顷刻间扑面而来,裹着蒙蒙细雨,丝丝凉意,沁人心脾。此时,云天一色,使人分不清是在山上,还是在云端,置身其中,飘飘然如入仙境一般。

  这样的雾,是气势磅礴的,是涤荡人心的,是缥缈幻化的,又是完全真实的。

  诗歌里的“雾”,多是真实的,只因诗人们多取其朦胧美。这是由个人看雾时的心态决定的。茅盾在1928年也写过雾,却是激愤直白的。当时他的心境,是一心向往着光明的,因而说:“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这说明,人们不是任何时候都喜欢雾的,有时的喜欢是有前提的。

  独山子的雾,通常并不全部掩盖一切。

  今晨,日出只是被感觉到的。但独山子的一切美好,还是被雾拉开了。是的,雾从来不是如水一样流淌而来的。

  感知起雾了,我便早起并来到了林间。雾是不能隔窗观看的,人必须走到雾中去,才能对雾有真切的感受。

  当然看不到天空,往日天空上的白云呢?想必已与晨雾融为一体了。这样的雾似有形而又无形,随心所欲地在树林间穿梭,在建筑间流动,没有风的相随,也便很容易失去神气。飘荡的白色雾气,朦朦胧胧,深而且浓,整个城区,很快便被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了。雾也在严实地徐徐向人们展开包裹,人走在雾中,仿佛被浮了起来似的。

  入冬后,树上的枯叶大多都落尽了,榆树、杨树、白蜡、暴马丁香、西府海棠、阿尔泰山楂完全清瘦了下来,墙角那棵榆叶梅上,一片枯黄的小叶子不再坚守,无比留恋地打着旋儿落了下来。在近旁,唯有樟子松依然翠绿,仍然保持了自己那清秀而挺拔的英姿。在晨雾中,在微风中,频频点头。西府海棠、阿尔泰山楂依然红果点点,尤其是阿尔泰山楂树上的红果,颗颗都能自动燃成个小灯笼。这样的晶亮,当然是被雾气洗礼过的。

  看向远处,晨雾里的一切都很耐人寻味,无论远近,高楼都是若隐若现的,有了各色灯光的加持,一时如见“海市蜃楼”。这似乎就是梦与雾的区别。

  独山子出现晨雾的时间,在秋冬和春夏里是不同的,秋冬一般在八点左右,春夏略微早一些,多在七点左右。随着光线,雾的颜色会在瞬间发生变化,最终变得明亮透彻起来。特别是晨光中的浓雾袅袅,哪怕只遮掩了几栋房屋,也使人有了种与世隔绝的意味。但在人们的眼中,这又是充满了人间烟火味的。有时瞬间涌出雾,竟是那般浓,使人无法判断,这是阴雨的预兆呢,还是天晴的前奏?

  一周前的周日,晨雾如薄纱流动在林梢上,小鸟跳跃,秋叶橙黄;朝阳穿透薄雾,全城一片金黄,静谧而悠然,美成了一幅油彩画。

  兴致陡起,我去了荷花湖。湖面上的雾显得尤浓,飘来飘去,却似乎没有余劲了,便自己知趣地在慢慢隐去。一湖薄水却有点留恋它了,不停地变换着充满神秘魅力的容颜,而我也发现了,这迷雾即将消散的时刻,正是荷花湖绝世芳华的彻底绽放。太阳也不再慵懒,向大地洒下了万道金丝银缕。

  一个来独山子游玩的朋友抱怨,说兴高采烈一早去大峡谷,偏偏那天雾太大了,什么都看不见,或者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全是雾。对此我循循解释道,这就是独山子很经典的晨雾,特别是碰上头天有雨,雾会特别大,等晨雾散去,那一瞬间,必定是大峡谷最美的时刻。

  晨雾有时是我心中最柔软的部位,所有人都一样,无论怎样,心中都会有一个像晨雾一样的东西,可以是希望、可以是理想、可以是爱意、可以是真诚。人在雾中,精神有时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舒张。

  浓雾虽然能够一时遮蔽万物形象,但一瞬也遮蔽不住一粒声音。雾里穿透而来的鸟鸣,总是那么清越,似可掩盖一切噪声。有一次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专注于鸟鸣的时候,鸟鸣也会似雾气一样,轻易便隐去了其他声音。

  古今中外诗人没少吟咏雾,宋代秦观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词句,仅八个字便勾勒出一片微茫的境界。唐代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的李峤,有一首《雾》,全诗八句,无一雾字,却写尽了雾的美、神秘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诗人的心灵或是个个相通的。美国意象派诗人卡尔·桑德堡有一首小诗《雾》。也是虽短小含蓄,而意境悠远。

  雾来了——

  蹑着小猫的脚。

  它静静地弓腰,

  蹲着俯瞰,

  这港口和城市,

  随后,又走掉。

  独山子的雾也是这样,或者说就极有这般特点,何须张扬,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雾中登高别有意趣。前年清秋的一个大雾之晨,唯恐雾气散去,我快步登上了泥火山,静静地俯瞰独山子全貌,空灵感充满内心。远处,只有高耸的炼塔若隐若现,一如露出海平面的桅杆。感悟着卡尔·桑德堡的诗,薄雾与轻阴笼罩下的世界,尽可迷离,也可恍惚,给人以无处不凄凄之感,但那霏雾弄晴的光景,却总是能够给予人以无限的希望。浓雾微阴之后,是更灿烂美丽的阳光。

  独山子的雾,在今晨是美的,我感觉不可方物。这是另一种美,竟能够通过漫天皆白、无声无息,就使这座城市充盈了朝气。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